首页> 中文学位 >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研究背景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概念的界定

1.3.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实地考察法

2.2.4数理统计法

2.2.5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3.1.1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观念

3.1.2农村留守儿童校内课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选择

3.1.3农村留守儿童校外课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选择

3.1.4农村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支持

3.1.5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消费状况

3.2阻碍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

3.2.1阻碍体育锻炼的影响因子分析

3.2.2 阻碍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 论

4.1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观念

4.2 农村留守儿童校内课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选择

4.3 农村留守儿童校外课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选择

4.4农村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的客观支持

4.5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消费状况

4.6 阻碍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4.7 建议

4.7.1 皖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应积极培养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

4.7.2充分发挥校长支持—班主任监督—体育教师指导三模式

4.7.3改善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提高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率

4.7.4皖西北农村地区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学校俱乐部的建设,落实学校体育俱乐部进入农村学校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青少年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皖西北地区农村的882名留守儿童和331名非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运用卡方检验、均值检验等统计方法,并与非留守儿童对比,分析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现状,旨在发现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实践指导的依据。
  研究结果:
  1、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体育的喜好程度表现一般。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喜好程度比初中留守儿童高,而初中留守儿童在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上比小学留守儿童积极。
  2、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校内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普遍不足一个小时,校内参加体育比赛的情况不乐观,非留守儿童参加比赛的次数略好于留守儿童。
  3、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下午放学之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其中女性留守儿童更愿意把课余时间用在写作业和帮忙做家务上。留守儿童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是“家边空地”。非留守儿童在周末或假期锻炼的时间安排上多于留守儿童。
  4、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课里学到的锻炼方法对参加课外锻炼很有用,班主任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支持度较高,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需求更高。
  5、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消费观念的认可度较高,体育消费的方式主要用于实物消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体育消费状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6、环境因素是阻碍皖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其中“附近没有方便使用的锻炼场所”是阻碍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为“课外锻炼缺乏专人的指导”。
  研究建议:
  1、皖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应积极培养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安排实效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提高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喜好程度。
  2、在校长支持下,结合班主任的监督和体育教师的指导,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多举行一些易于操作的游戏类比赛,提高锻炼的氛围。
  3、改善农村地区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其中政府更应该重视对农村初中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
  4、皖西北农村地区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落实体育俱乐部进入农村学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