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脑梗死患者24h内外周血中DNA甲基转移酶及MeCP2变化
【6h】

急性脑梗死患者24h内外周血中DNA甲基转移酶及MeCP2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采集

4主要仪器与试剂

5实验步骤

6结果判定

7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DNA甲基化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中80%以上是缺血性卒中。由于治疗时间窗及技术要求的限制,只有少部分人因此明显获益,因此探寻新的有效易行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多数脑血管病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从探讨机制去寻找相应的治疗方法是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缺血性卒中发生后,机体发生表观遗传水平的改变,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miRNA变化等,其中以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尤为明显。但目前关于DNA甲基化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多局限于细胞、动物水平,仅有少部分涉及人体研究,因此我们拟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及卒中筛查人群外周血与DNA甲基化相关的三种DNA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和Dnmt1)及MeCP2蛋白水平,探讨Dnmt3a、Dnmt3b、Dnmt1及MeCP2与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探索有效的缺血性卒中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方法:  1、研究对象:全部174例样本均来自于2018年3月-2018年10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急性脑梗死组)或社区卒中筛查人群(对照组)。共纳入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组)87例,社区卒中筛查人群(对照组)87例。所有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头颅MRI检查,并记录TOAST分型、梗死灶大小、治疗方案、颈部血管超声结果。  2、收集基本信息: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冠心病、房颤等)。  3、实验方法:收集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社区卒中筛查人群外周静脉血,留取血清冻存备用,应用ELISA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三种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及MeCP2的蛋白水平。  4、统计学方法及数据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在两组研究对象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不同卒中类型(根据TOAST分型分组)、颈动脉斑块(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组)、超急性期治疗方案及梗死面积大小(根据影像学病灶大小分组)对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的影响。  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冠心病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73、0.163、0.072、0.873、0.734、1、0.351、1、0.051,P>0.05)。  2、急性脑梗死组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分别为761.93±313.88pg/ml、139.55±56.40pg/ml、127.44±54.78pg/ml、488.87±212.25pg/ml,对照组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分别为637.98±182.91pg/ml、126.75±41.43pg/ml、105.17±40.47pg/ml、422.20±172.62pg/ml。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其中Dnmt1、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在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3、0.024,P<0.05),Dnmt3a蛋白水平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09,P>0.05)。  3、按照TOAST分型分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36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组(34例)及心源性脑梗死组(9例)患者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44、0.632、0.141、0.654,P>0.05),其中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组及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外周血Dnmt3b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34,P<0.05)。  4、按照影像学梗死面积分组,小面积脑梗死组(37例)、中等面积脑梗死组(35例)及大面积脑梗死组(13例)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42、0.572、0.487、0.196,P>0.05)。  5、按照超急性期治疗方案分组,常规治疗组(75例)、溶栓组(9例)、取栓组(3例)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406、0.396、0.822、0.583,P>0.05)。  6、按照颈部血管超声显示是否伴颈动脉斑块分组,伴颈动脉斑块组(49例)及无颈动脉斑块组(23例)患者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70、0.236、0.201、0.329,P>0.05),其中未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15例。  结论:  1、急性脑梗死患者24h内外周血Dnmt1、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较社区卒中筛查人群升高。  2、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24h内外周血Dnmt3b蛋白水平较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升高。  3、急性脑梗死患者24h内外周血Dnmt1、Dnmt3a、Dnmt3b及MeCP2蛋白水平与超急性期治疗方案、是否伴有颈动脉斑块及梗死面积大小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