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吸烟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管理及与预后的相关研究
【6h】

吸烟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管理及与预后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临床基线资料收集

3.随访方式及研究终点

4.相关定义

5.统计方法

结果

1.各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

2.各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PCI情况

3.各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

4.各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

5.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组间终点事件的风险

7.亚组分析吸烟对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影响

8.亚组分析术后每日吸烟数量对预后的影响

9.亚组分析吸烟患者术后的戒烟情况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吸烟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吸烟对冠心病的病理过程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影响。同时,研究表明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风险。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了“吸烟者的悖论”,提出吸烟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短期预后。既往对吸烟情况的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基线资料,而未在随访时再次采集,但是吸烟患者可能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戒烟或者复吸。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吸烟状况,同时对介入治疗后的患者进行规范化随访和吸烟管理,并探究术后吸烟情况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规律随诊的PCI术后病例,最终共有913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吸烟史及随访时的吸烟情况分为3组,不吸烟组432例(指从未吸烟者),未戒烟组194例(指术前及术后均吸烟者),戒烟组287例(指术前吸烟且术后戒烟者)。研究的主要终点为MACE事件(包括全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次要终点为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冠心病再住院)。  结果:本研究共入组913例患者,术前吸烟者481例,占52.7%。其中男性的吸烟率为68.3%,女性吸烟率为2.8%。PCI术后有287例患者戒烟,但仍有194例患者继续吸烟,占21.2%。术前平均每日吸烟支数为(22.10±12.37)支,术后平均每日吸烟支数为(15.09±10.16)支。基线资料显示吸烟组患者较不吸烟组年轻,男性多,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低,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组。比较各组间随访资料表明,戒烟组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仍高于不吸烟组,而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异。未戒烟组较戒烟组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冠心病再住院、全因性死亡的发生率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戒烟组发生MACE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与不吸烟组并无显著差异。未戒烟组发生MACE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组(HR=2.42,95%CI1.65~3.54,P<0.001),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也升高(HR=2.02,95%CI1.51~2.72,P<0.001)。亚组分析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预后,结果显示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吸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亚组分析发现随着术后每日吸烟数量的增加,患者发生MACE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结论:1.与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患者较年轻,男性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少,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2.戒烟组与不吸烟组发生MACE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但戒烟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不吸烟组升高。未戒烟组发生MACE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高于不吸烟组及戒烟组。3.吸烟是影响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4.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吸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更为显著。5.术后每日吸烟数量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