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6h】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方法

结果

1.各组临床资料比较

2.甲状腺结节与性别的关系

3.甲状腺结节与BMI的关系

4.甲状腺结节与高血压病史的关系

5.甲状腺结节与MS的关系

6.甲状腺结节与TSH的关系

7.甲状腺结节与降糖药物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临床特征以及降糖药物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符合入组标准的267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146例,女性121例),其中甲状腺超声提示异常的患者共192例(男性87例,女性105例),对照组共75例(男性59例,女性16例)。根据甲状腺超声特点将入组患者分为:A组(甲状腺超声提示正常组)75例,B组(甲状腺单结节组)41例,C组(甲状腺多结节组)52例,D组(甲状腺混合结节组)68例,E组(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弥漫或回声改变组)27例,F组(甲状腺囊性病变组)4例。剔除本研究D、E组的患者,将剔除后的236名患者根据降糖方案分为5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情况与降糖药物的相关性。降糖分组如下:a组:阿卡波糖+二甲双胍,b组:胰岛素+磺脲类药物,c组:胰岛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d组:磺脲类+和(或)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e组:胰岛素。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   结果:   1.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存在情况非常普遍(72%),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女性比例>男性(x2=24.21,P=0.000)。结节的发病呈现显著的增龄现象(F=7.623,P=0.000)。   2.与A组(25.97士3.18)相比,C组(28.12±4.06)和E组(27.62±3.16)的体重指数(BMI)水平明显增高(P<0.05)。各结节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谱(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A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D组(混合结节组)中高血压患病比例明显高于A组(x2=5.628,P=0.018)。   3.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年代谢综合征定义,本研究人群中代谢综合征人数为195例,占73%。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代谢综合征比例显著高于无结节者(x2=11.264,P=0.046),B、C、E、F组与A组相比均没发现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差异,但D组(混合性结节组)中代谢综合征患病比例明显高于A组(x2=6.695,P=0.010)。   4.与A组(1.75±0.78)相比,D(2.00±0.83)、E(2.27±0.91)、F(3.39±1.09)组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增高(P<0.05),B、C组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E组(结节伴弥漫性或回声病变组)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最高(Anti-TG)(F=5.717,P=0.000),各结节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以a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为参照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降糖方案对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的影响,经年龄、性别、BMI、病程校正后发现,以包含磺脲类药物治疗的b组(OR=8.632,95%CI:1.616-46.120,P=0.012)和d组(OR=6.204,95%CI:2.017-19.087,P=0.001)方案显著增加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而以单纯胰岛素治疗的e组或非磺脲类降糖药+胰岛素治疗的c组降糖方案不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P>0.05)。   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存在情况非常普遍,多发于女性,且有明显的增龄现象;代谢综合征、超重或肥胖、高血压、亚临床水平的TSH是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危险因素;二甲双胍或(和)阿卡波糖有可能会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