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
【6h】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对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临床正畸治疗设计和种植支抗的选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从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的患者中按时间顺序选择60例,根据侧位片中下颌平面角测量值分为高角、均角和低角三组,每组20人。经患者同意后采用CBCT进行颅颌面扫描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通过invivo dental软件对上下颌前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牙槽骨骨密度及颊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骨密度   1.1高角组骨皮质密度范围898HU-1357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的颊侧,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牙区颊侧。骨松质密度范围279HU-692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前牙区,最小的部位是上颌磨牙区。不同测量区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均角组骨皮质密度范围899HU-1484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前磨牙区的颊侧,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牙区颊侧。骨松质密度范围378HU-670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前牙区,最小的部位是上颌磨牙区。不同测量区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1.3低角组骨皮质密度范围927HU-1665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的颊侧,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牙区颊侧。骨松质密度范围434HU-849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磨牙区。除低角组骨松质下颌四个区域之间无差异,其它同组的不同测量区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1.4除了上前牙区颊侧骨皮质、下前牙区舌侧骨皮质、上颌尖牙区舌侧骨皮质外,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2、骨皮质厚度   2.1高角组骨皮质厚度范围0.44mm~2.39mm,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7mm水平,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牙区3mm水平。在同一测量水平上,前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后牙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测量水平上,除上颌磨牙区各水平骨皮质厚度为5mm水平<3mm水平<7mm水平(P<0.05)外,其余部位均为3mm水平<5mm水平<7mm水平(P<0.05)。   2.2均角组骨皮质厚度范围0.45mm-2.85mm,低角组骨皮质厚度范围0.44mm-3.11mm,最大的部位、最小的部位以及不同部位、不同测量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高角组相同。   2.3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在3mm测量水平,上下颌前牙区、上下颌尖牙区、上颌前磨牙区和上颌磨牙区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部位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5mm和7mm测量水平,上下颌前牙区、上颌前磨牙区、上颌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部位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不同骨面型骨松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低角组最大,高角组最小,提示高角患者牙齿移动较容易需加强支抗控制。   2.牙槽骨不同部位骨皮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磨牙及前磨牙区大于前牙区。提示在前牙区植入必要时可以采用增大种植体直径等方法来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在低角组下颌磨牙区颊侧植入时稳定性较好,但因骨皮质密度较大应尽量选择助攻型种植体并采用减小种植体直径、降温等以提高成功率。   3.牙槽骨不同部位骨皮质厚度存在显著差异。除上颌磨牙区为5mm水平<3mm水平<7mm水平(P<0.05)外,其余部位均为3mm水平<5mm水平<7mm水平(P<0.05)。提示种植体植入在不影响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靠近牙槽嵴顶根方,在上颌磨牙区应避开5mm水平。   4.不同骨面型骨皮质厚度存在差异,在下颌磨牙区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提示低角患者植入成功率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