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研究
【6h】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近代的中国受尽西方列强的蹂躏。一大批有志青年挺身而出主动担当天下大任。通过几十年的实践,中国的先知都有“中国问题在农村,解决农村问题就是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认识。因此,一大部分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农村。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就是以教化为手段,去除行政和训诫。  本文通过梳理梁漱溟对人心、人性、身心的理解,分析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民众教育的观念和理念,寻找梁漱溟乡村教育主张的哲学基础,找到其中有益于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启示。在梁漱溟看来人心就是生命,就是一切的本体。人的一切皆应从心之所发,后面的行为都应该和心是相符的。人性方面他上承孟子,认为人性是清明的。人性是具有可塑性的,这为教育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身心关系上,梁认为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要超出身。梁漱溟注重身心和谐,认为人心和人身应该是无隔碍且相互联通的。他认为知识的获取就是人心自觉的觉知。  梁作为一个教育实践者,他除了重视学生的德性修养,同样重视学生的技能。他认为教育就是继承和发展。所谓继承就是以习惯的形式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传承。所谓发展就是指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因此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为全体人员,坚持教育机会均等、男女老幼都要学习,创建终生学习型的社会。  他虽然坚持教育机会均等,男女老幼参加,但是仍然注意个性化发展。他并不同意用一个模型塑造所有的学生、男女教育没有区别。具体的实践中:在该改变以往乡约的基础上,他改造学校模式使学众在乡村群体生活中养护生命。在互助中也要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教育在养护生命的前提下,互助学习新技能,在此基础之上发挥主动创造。  在他心目中教育的作用是开启人类固有的活力,同样他也认为教育除了成人,教育也同具社会功能。梁漱溟认识到中国进步靠教育,乡村是中国的短板,乡村建设离不开教育。为改变乡村他试图通过西方的学校制度和中国固有的学院制度结合,和广大群众走在了一起。  其教育理念为今天如何执行素质教育提供一个参考;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我国新时代提出的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对待自己文化的态度问题,为现如今提倡的文化自信提供重要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钟贤林;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近现代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易燕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梁漱溟,乡村建设,教育思想,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