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研究
【6h】

“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2.1研究目标

1.2.2研究意义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1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创新点

1.5论文架构

1.6本章小结

2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主要概念的界定

2.1.1“互联网+”的界定

2.1.2物流业的界定

2.1.3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界定

2.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2.1“互联网+”的相关文献研究

2.2.2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

2.2.3 “互联网+”与物流业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

2.3本章小结

3“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传导路径

3.1.1互联网经济理论

3.1.2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3.1.3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3.2“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外在表征

3.2.1“互联网+”→物流设施网络化

3.2.2“互联网+”→物流技术智能化

3.2.3“互联网+”→物流服务智慧化

3.2.4“互联网+”→物流管理协同化

3.3“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传导路径

3.3.1基于“互联网+”资本替代传导机制的路径

3.3.2基于“互联网+”技术渗透传导机制的路径

3.3.3基于“互联网+”思维学习传导机制的路径

3.3.4基于“互联网+”””平台协同传导机制的路径

3.4本章小结

4不同传导路径下“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数理分析

4.1.1 “互联网+”替代效应的增长核算模型构建

4.1.2“互联网+”渗透效应的技术进步偏向模型构建

4.1.3“互联网+”学习效应的理论模型构建

4.1.4“互联网+”协同效应的协同度模型构建

4.2.1 “互联网+”综合效应的模型假定

4.2.2“互联网+”综合效应的Hamilton优化模型构建

4.2.3“互联网+”综合效应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3本章小结

5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不同效应的实证检验

5.1.1模型设定

5.1.2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5.1.3互联网设施对物流业产值增长的替代效应检验

5.2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模型的“互联网+”渗透效应的分析检验

5.2.1模型设定

5.2.2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5.2.3互联网技术对物流业技术的渗透效应检验

5.3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互联网+”学习效应的分析检验

5.3.1模型设定

5.3.2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5.3.3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业人力资本的学习效应检验

5.4基于协同度模型的“互联网+”协同效应的分析检验

5.4.1模型设定

5.4.2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5.4.3互联网平台对物流业管理的协同效应检验

5.5本章小结

6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综合效应的实证分析

6.1.1物流业规模分析

6.1.2物流业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6.2“互联网+”对物流业创新发展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互联网发展的统计分析

6.2.2社会物流总费用的统计分析

6.2.3 “互联网+”→物流业成本降低的统计分析

6.3.1模型设定

6.3.2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6.3.3面板单位根检验

6.3.4“互联网+”→物流业产值增长的计量分析检验

6.4“互联网+”对物流业创新发展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6.4.1模型设定

6.4.2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6.4.3面板单位根检验

6.4.4“互联网+”→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计量分析检验

6.5本章小结

7“互联网+”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效应的案例分析

7.1.1外部环境分析

7.1.2内部环境分析

7.2“互联网+”驱动顺丰速运公司创新发展的效应分析

7.2.1替代效应分析

7.2.2渗透效应分析

7.2.3学习效应分析

7.2.4协同效应分析

7.3 “互联网+”驱动顺丰速运公司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

7.4本章小结

8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主要结论

8.2政策建议

8.2.1加大“互联网+”的设施投入加快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8.2.2加快“互联网+”的技术融合推动物流技术进步

8.2.4整合“互联网+”的平台资源创新物流管理模式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龚雅玲;

  •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梅国平;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32G3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