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徽州宗族与牌坊
【6h】

明清徽州宗族与牌坊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明清徽州村落往往聚族而居,宗族势力强大。徽州宗族大致通过申报和修建两个环节在族居地竖立牌坊。首先,明清徽州宗族在朝廷规定的旌表制度内,充分营造和夯实申报人物的乡评基础,既而正式向政府提交申报建坊的文书。但由于申报制度的繁琐、低效以及批准建坊率极低,宗族无不在朝廷旌表法规之外通过经济贿赂或政治关说方式促成申报的审批。其次,整个建坊活动主要由族内集议、鸠工庀材、施工建坊及维护与重建四个环节组成。需要注意的是,宗族杰出人物在徽州宗族申报与建造牌坊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所以可以说,明清徽州牌坊的兴盛局面与徽州宗族的密切支持相关,宗族长时段内的财富与人才的积累以及短时段内组织动员这些要素的能力是徽州牌坊林立的坚实社会基础。明清徽州宗族热衷修建牌坊并非简单出于迎合国家道德教化政策,宗族扩大提升名望需要和凝聚人心、收族亢宗需要才是宗族社会热衷建坊的主要原因。此外,徽州宗族对牌坊的认同传统比较坚实,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牌坊落成后成为明清徽州宗族社会朝夕相处的对象,并对当地社会风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儒家礼教观念逐步成为徽人的人生行为指南,推动了徽州“儒风独茂”风尚的形成。并且,科第官员坊和节孝牌坊,分别激励徽州宗族士子读书治举和女性清白守节,各族科举官员和节烈妇女代不乏人,促进明清徽州“科举社会”和“贞节社会”的形成。

著录项

  • 作者

    张云龙;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琳琦;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史 ;
  • 关键词

    明清; 徽州宗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