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表现主义绘画探究与实践——我的“大风景”系列创作谈
【6h】

新表现主义绘画探究与实践——我的“大风景”系列创作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研究意义

前言

第一章新表现主义绘画形式语言探究

第一节新表现主义绘画的理念

第二节新表现主义绘画代表人物

第三节新表现主义在中国

第四节我对新表现主义绘画的认识

第二章新表现主义绘画在我创作中的探究与实践

第一节第一阶段对新表现主义绘画的探究

第二节第二阶段对新表现主义绘画的探究

第三节第三阶段对新表现主义绘画的探究

第四节探究过程中思想的转变

第三章我的《大风景·城》系列毕业创作的过程及感悟

第一节创作思想与灵感来源

第二节创作过程实施和问题解决

第三节创作感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绘画除了对技法的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锻炼自身的观察方式和表达内在的情感精神。作为绘画的学习者应尊重所观对象的内在真实,培养独特的观察方式。新表现主义绘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德国,它以颜料、综合材料等为媒介,在构成、画面和思想表现等方面追求一种情感的突发和即兴的处理,并且与时代、社会、文化等紧密结合。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与多元化的世界,充满了创新和挑战。艺术发展也是如此,从传统架上绘画到当代综合材料、再到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艺术家们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索。新表现主义绘画作为一种新的绘画方式,抛弃了固有的内容、题材和技法,通过鲜明的色调,追求笔触的大胆运用和思想的自由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传统绘画的变革与创新。作为新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家,无论是德国的基弗还是中国的许江,他们的绘画在强调笔触以及在材料运用的基础上,都与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紧密结合,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思考。作为学生、学习者,要在思想上追求一种高度的自信,向这些艺术家看齐,选择一种能表达民族精神或者内心世界的事物,让观者在作品中能看到一种气势、一种追求、一种反思、一种力量。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学习和实践,以此论述对于新表现主义绘画的认识过程以及新表现主义绘画在笔者创作过程中的体现和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