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
【6h】

新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目前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一、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执政党与参政党

(二)执政能力与参政能力

(三)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新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现实要求

(五)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主观要求

三、新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新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1、参政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2、党派整体建言献策水平有待提高

3、对执政党的监督力量乏弱

4、党派利益表达功能有待强化

5、执政党及政府的部分基层组织和部门对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重视不够

(二)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

1、部分党派成员政党意识不够清晰

2、部分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3、党派基层组织的相对涣散

4、党派内部整体态势良好,但运行机制有所欠缺

5、总体人才储备量富足,参政议政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三)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问题产生的外在原因

1、执政党与政府的部分地方和基层组织对民主党派的地位和重要性缺乏认识

2、国家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

3、民主党派的参政活动缺乏足够的物质、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四、新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培育参政人才,夯实参政能力建设的坚实根基

(二)加强参政理论建设,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构筑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良好体制环境

(四)强化各级执政者的民主意识,增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

(五)加强民主党派同执政党及人民群众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党派组织整体能力的最大发挥

(六)树立世界眼光,合理借鉴西方政党制度中的有益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后记

展开▼

摘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历史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可谓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扩大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因此,在新时期强化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加强对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促进参政能力的提升,对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概念入手,结合执政能力与参政能力的紧密相关性,阐述了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内容、意义和重大价值。文章指出,当前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具有内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当前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譬如,参政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党派建言献策水平有待提高;党派利益代表功能有待强化等等。由此,文章具体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其中既有党派成员政党意识薄弱、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的个人原因,也有党派基层组织结构涣散,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和参政人才缺失的组织根源。同时,从外在环境来看,执政党与政府的部分地方和基层组织对民主党派的地位和重要性缺乏认识,国家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以及参政活动缺乏足够的物质、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等也是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缺失的重要根源。 最后,文章分析了新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路径:首先,培育参政人才,夯实参政能力建设的坚实根基;其次,加强参政理论建设,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构筑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良好体制环境;其四,强化各级执政者的民主意识,增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其五,加强民主党派同执政党及人民群众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党派组织整体能力的最大发挥;最后,树立世界眼光,合理借鉴西方政党制度中的有益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