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6h】

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3%,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回顾,旨在加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并观察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方法:  将60例由新加坡穴道点中医诊疗所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采用单纯肩部理筋治疗,推拿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髎、肩髃、少海、神门等穴位,每日2次,连续按摩14d。治疗组2采用单纯针刺治疗, 取穴列缺、合谷、大椎、肩井、颈部夹脊穴及阿是穴,针法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每曰2次。连续治疗14d。治疗组3采用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对所有患者疼痛程度、主要症状、总症状、焦虑情绪及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并运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治疗组1治疗前VAS评分为7.49,治疗1周评分为7.06,治疗2周评分为6.64;治疗组2治疗前VAS平均分为7.31,治疗1周时VAS评分为7.10,治疗2周时为6.65;治疗组3治疗前VAS平均分为7.46,治疗1周时VAS评分为6.72,治疗2周时为5.77,治疗前各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8>0.05),治疗两周后三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与治疗前治疗组1,2,3的VAS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三组P均<0.05),根据结果提示治疗组3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治疗组1,2。  2.治疗组1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积分为55.87,治疗2周评分为32.03;治疗组2治疗前评分为55.76,治疗2周评分为32.78;治疗组3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积分为56.18,治疗2周时评分为32.7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焦虑自评量表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组1治疗前《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为9.53,治疗1周评分为10.92,治疗2周评分为11.38;治疗组2治疗前评分为9.60,治疗1周评分为10.98,治疗2周评分为11.39;治疗组3治疗前症状量表评分为9.55,治疗1周时评分为11.43,治疗2周时评分为12.55,治疗前各组症状量表评分积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629>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二周后三组的症状量表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3的症状改善优于治疗组1,2。  4.治疗组1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为22.45,治疗1周评分为19.25,治疗2周评分为14.82;治疗组2治疗前评分为23.08,治疗1周评分为18.96,治疗2周评分为15.08;治疗组3治疗前症状量表评分为22.98,治疗1周时评分为16.71,治疗2周时评分为11.98,治疗前各组症状量表评分积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208>>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二周后三组的症状量表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3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治疗组1,2。  5.治疗组1治愈5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2治愈4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3治愈7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结果显示治疗组3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4<0.05)。  结论:针刺配合肩部理筋手法可有效消除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疼痛,上肢放射痛或麻木及感觉障碍和激励减退等症状和体征,疗效明确,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及单纯肩部理筋治疗,为防止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