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和研究

3.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资料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

1.3.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病例分组

2.2治疗方案

2.3观察指标

2.4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三组患者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3.2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

3.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比较

3.4三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3.5三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4.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讨论

1.针刺与中药的协同作用

2.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原理

3.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疗效的关键

4.穴位选择

5.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今后研究思路

第四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为本病提供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缺血性脑中风诊断标准及中医分型标准,选取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诊断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针药结合组(A组)、针刺组(B组)、药物组(C组)。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共4周,一个疗程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血脂等进行观察,并统计治疗后各组疗效评定比较。 结果: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针药结合组基本痊愈4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针刺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药物组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6%。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经治疗后,针药结合组为75.65±14.794分,针刺对照组为65.65±15.023分,药物组56.52±15.248分,提示针药结合组Barthel指数提高明显。血脂比较,经治疗后,针药结合组胆固醇为3.21±1.89mmol/L,甘油三酯为1.08±0.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9±0.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02±0.18mmol/L,针刺组胆固醇为4.38±1.51mmol/L,甘油三酯为1.36±0.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2±0.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65±0.56mmol/L,中药组胆固醇为4.06±1.27mmol/L,甘油三酯为1.14±0.3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0±0.49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3±0.21mmol/L,提示三种治疗方法对降低血脂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和中药组。 结论:针药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药物组,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脂均有明显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