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6h】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1.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研究

1.1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探讨

1.2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探讨

1.3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探讨

1.4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研究

1.5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中医研究

2.现代医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研究

2.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基本概念

2.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3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机制

2.4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2.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现代医学认识研究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纳入病例诊断标准

1.2病例纳入标准

1.3病例排除标准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5.研究结果

5.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情况

5.2不同证型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5.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情况

5.4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第三部分讨论

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2.高血压病中医脏腑理论的研究

2.1高血压病与肝

2.2高血压病与肾

2.3高血压病与脾

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4.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5.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损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5.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脑血管损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5.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脏损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6.不足

第四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基于既往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及临床实践。以中医学辨证理论为指导,以历代文献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特点、中医证型构成的特征、及证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57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来源于2007.2-2009.2江苏省中医院老年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337例,女238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3.66±6.37岁。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其中肝火亢盛组119例、阴虚阳亢组208例、阴阳两虚组71例、痰湿壅盛组177例。分析其中医证型的构成比、与性别、年龄、病史、家族史、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与心、脑、肾血管靶器官损害可能存在的联系,为临床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提供相对客观依据。 结果:57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肝火亢盛组119例,阴虚阳亢组208例,痰湿壅盛组177例,阴阳两虚组71例。四证型组性别比较无差异,肝火亢盛组患者年龄段偏小,与其他三组比较无差异。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程偏长,高血压病程长短依次顺序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以阴虚阳亢型和痰湿壅盛型居多。对各种影响血压因素进行分析,家族史、个人因素、年龄可能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关系,可能与中医个体体质方面有关。四证型组靶器官损害中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比脑血管病、肾损害病变的发生率高,是四个证型组的共同特征。四证型组间心、肾脏损害比较无差异,脑损害以阴虚阳亢组偏少,P<0.05。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发生冠心病明显高于肝火亢盛组和阴虚阳亢组,P<0.05;阴阳两虚组发生心力衰竭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肝火亢盛组发生心力衰竭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而四证型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明显差异性。在不同脑损害中,阴阳两虚组和痰湿壅盛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与肝火亢盛组和阴阳两虚组比较有差异,P<0.05;痰湿壅盛组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肝阳亢盛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在肾脏功能损害中,轻度蛋白尿患者肝火亢盛组多于阴阳两虚组;中度蛋白尿患者四证型组间比较无差异;大量蛋白尿患者阴阳两虚组多于肝火亢盛组,P<0.05。 结论:高血压中医证型能够从不同程度揭示患病机体的个体差异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证型靶器官损害存在差异,提示中医证型可能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