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6h】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1.西医学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现状

1.1概念

1.2流行病学及危害

1.3病因

1.4发病机制

1.5诊断与鉴别诊断

1.6治疗

2.中医学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认识与研究

2.1沿革

2.2病因病机

2.3中药治疗现状

3.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3.1选穴

3.2针刺补泻

3.3不同针灸疗法

3.4艾灸治疗便秘

4.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4.1药物、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优势与不足

4.2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3小结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诊断标准

2.1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终止标准

2.4中医证型诊断

3.诊断流程

4.治疗方法

4.1针具

4.2取穴

4.3操作方法

4.4疗程

5.观察指标

5.1主症

5.2 PAC-QOL评分

6.疗效评估

6.1总体疗效评估

6.2 PROs评估

7.统计方法

8.结果

8.1临床疗效结果及分析

8.2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8.3治疗前后生活质量(PAC-QOL)比较

8.4安全性结果

第三部分讨论与体会

1.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2.诊断思路

3.治疗思路

3.1一般治疗

3.2规范化治疗

4.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4.1取穴

4.2针刺方法

4.3电针的运用

4.4艾灸的运用

5.针灸调节心理的作用

5.1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

5.2针灸治神

6.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采用PROs疗效评估的意义

6.1 PROs概念

6.2 PROs与中医针灸疗效评价

7.多学科整合和交流

第四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电针(2-50HZ,疏密波)配合艾灸治疗STC,以便秘临床主症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作为观察指标,评价针灸治疗STC的疗效,初步探索出合理评价STC疗效的标准,从而寻找治疗STC的有效方法。   方法:根据罗马III标准及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以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2007年6月至12月住院或门诊病人(共3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24-80(51.80±17.70)岁,病程1-30(11.77±9.43)年。30例患者中,16例是全结肠运输迟缓,14例左半结肠运输迟缓型;17例合并有出口梗阻症状;9例患者合并精神症状,其中6例合并抑郁症状,2例合并焦虑症状,1例同时合并抑郁兼焦虑症状。30例患者均长期使用手法、药物或灌肠排便。中医证候类型,以气阴两虚证(17例)和气机郁滞证(13例)为主要证型。采用穴位分成两组,第一组:天枢、神阙、上巨虚。第二组:大肠俞、承山、脾俞。两组穴位隔同交替使用,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承山配合使用电针,神阙、脾俞采用隔姜灸。5次为一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治疗前后对STC主要症状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经过4个疗程(20次)的治疗,痊愈12例,占40.0%;有效12例,占40.0%;无效6例,占20.0%;总有效率为80.0%。气阴两虚证总有效率为82.35%;气机郁滞证总有效率为76.92%。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包括便意感、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便程、排便费力程度、泻剂使用情况)具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生活质量(PAC-QOL)比较,患者身体不适、心理不适、便秘相关的焦虑和关注度、满意度四方面分值及总分差值均明显下降(P<0.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对STC安全有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和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合并精神、出口处功能异常、生活质量差等症状特点的重视,可能有利于STC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和疗效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