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螺旋藻抗氨基酸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6h】

螺旋藻抗氨基酸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综述 螺旋藻遗传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价值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试验藻株

2.1.2培养基

2.1.3仪器与试剂

2.1.4试剂的配制

2.2实验方法

2.2.1螺旋藻的培养

2.2.2超声波最佳处理时间的确定

2.2.3螺旋藻对氨基酸类似物的抗性测验

2.2.4诱变及诱变后处理方法

2.2.5稳定的抗氨基酸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

2.2.6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形态的比较

2.2.7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生长速度的比较

2.2.8抗性突变株抗性极限的确定

2.2.9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较

2.2.10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藻胆蛋白含量的比较

2.2.11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胞内、胞外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比较

2.2.12形态突变株的筛选及形态比较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超声波最佳处理时间的确定

3.1.1超声波对螺旋藻的断裂作用

3.1.2超声波处理后藻丝段的再生情况

3.2不同氨基酸类似物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3.2.1螺旋藻A9品系对FPA的敏感性

3.2.2螺旋藻A9品系对CS的敏感性

3.3三种诱变剂对螺旋藻A9藻株的作用关系

3.3.1 UV照射结果

3.3.2 60Co-γ射线辐照结果

3.3.3 EMS处理结果

3.3.4三种诱变剂对螺旋藻损伤情况和诱变效应的比较

3.4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形态的比较

3.5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生长速度的比较

3.6抗性突变株抗性极限的确定

3.6.1抗FPA突变株A9f对FPA的抗性

3.6.2抗CS突变株A9c对CS的抗性

3.7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叶绿素a含量的比较

3.8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较

3.9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藻胆蛋白含量的比较

3.10抗性突变株和出发藻株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比较

3.10.1胞外积累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3.10.2胞内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3.11形态突变株的筛选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对钝顶螺旋藻A9藻株的作用规律,确定了超声波的最佳处理时间;探索了螺旋藻对氨基酸类似物ρ-氟苯丙氨酸(FPA)和刀豆氨酸(CS)的敏感性;分别采用紫外线、60Co-γ射线和EMS(甲基磺酸乙酯)对A9藻株进行了诱变处理,研究了3种诱变剂对螺旋藻的致死和诱变效应;通过对螺旋藻的诱变,筛选到2株稳定的抗氨基酸类似物突变株,并对2株抗性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了携带有重要遗传标记的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