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等离子体改性铋系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研究
【6h】

等离子体改性铋系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光催化简介

1.2.1 光催化基本原理

1.2.2 光催化还原CO2基本原理

1.3 光催化还原CO2材料研究进展

1.3.1 半导体复合

1.3.4 缺陷工程

1.4 等离子体及在光催化剂改性中的应用

1.4.1 等离子体简介

1.4.2 等离子体改性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基本测试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3 原子力显微镜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6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2.3.7 光致发光光谱

2.3.8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2.3.9 电化学测试

2.4 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测试方法

第三章 氩气条件下等离子体改性钨酸铋及其光催化还原CO2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Bi2WO6超薄纳米片制备

3.2.2 氩气等离子体改性Bi2WO6超薄纳米片

3.2.3 光催化还原CO2活性测试

3.2.4 表征测试

3.2.5 光催化剂电子态密度的理论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氩气等离子体改性Bi2WO6X射线衍射(XRD)分析

3.3.2 氩气等离子体改性Bi2WO6形貌及结构分析

3.3.3 氩气等离子体改性Bi2WO6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3.3.4 氩气等离子体改性Bi2WO6光学和电化学特性分析

3.3.5 氩气等离子体改性Bi2WO6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测试

3.3.6 氩气等离子体改性Bi2WO6提高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机理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氢-氩混合气氛下等离子体处理改性钨酸铋及其光催化还原CO2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Bi2WO6超薄纳米片制备

4.2.2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WO6超薄纳米片

4.2.3 光催化还原CO2活性测试

4.2.4 表征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WO6X射线衍射(XRD)分析

4.3.2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WO6形貌及结构分析

4.3.3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WO6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3.4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WO6光学和电化学特性分析

4.3.5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WO6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测试

4.3.6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WO6提升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机理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氢-氩混合气氛下等离子体处理改性钼酸铋及其光催化还原CO2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层状Bi2MoO6纳米片光催化剂制备

5.2.2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Bi2MoO6纳米片光催化剂

5.2.3 光催化还原CO2活性测试

5.2.4 表征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MoO6X射线衍射(XRD)分析

5.3.2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MoO6剂形貌及结构分析

5.3.3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MoO6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5.3.4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MoO6光学和电化学特性分析

5.3.5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MoO6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测试

5.3.6 氢-氩等离子体改性Bi2MoO6提升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机理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启笛;

  •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苏大学;
  • 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储金宇;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M2O6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