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技术对土地利用规划中主要指标确定的研究
【6h】

基于“GIS”技术对土地利用规划中主要指标确定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1.1.1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发展和现状

1.1.2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发展和现状

1.2 GIS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1.2.1 GIS的诞生与发展

1.2.2 GIS概念及其技术体系的发展

1.2.3 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1.2.4 GIS技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1.2.5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展望

1.3土地利用规划中主要指标研究

1.3.1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1.3.2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2引 言

3技术路线与方法

3.1技术路线

3.2处理方法

3.2.1经验法(特尔斐法)

3.2.2层次分析法

3.2.3 GIS空间拓扑叠加分析原理模型

3.2.4 GIS空间叠加结果的信息处理

3.3基础数据

3.3.1土地利用数据

3.3.2其它数据

4结果与分析

4.1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4.1.1耕地适宜性评价

4.1.2林地适宜性评价

4.1.3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4.1.4土地适宜性评价汇总

4.1.5小节

4.2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

4.2.1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分析数据

4.2.2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4.2.3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4.3土地潜力研究及需求量预测

4.3.1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4.3.2土地需求量预测

4.4土地利用规划(上轮)实施评价

4.5土地利用分区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环境保护,将为我国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关系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关系人类基本需求的供给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管理土地的基础。本文以合肥市某一乡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07年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预测该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需求量,为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的结果: 1.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相结合,对该地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得出除去研究区域很少量的园地未作评价,将农用地和林地做了适宜性评价以后,发现80%以上的耕地都为中度以上适宜级别,剩下的耕地也只是条件性的不适宜。而在林地中,只有约35%的用地为中度级别以上,还有将近65%的现有林地为低度适宜或不适宜;而该地区的建设用地整体适宜度较高,中高度级别所占比例近70%。 2.分析了2001-2007年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包括用地面积变化,各地类间的转化及转化趋势,对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和各地类变化的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由土地利用现状来看,该区域在土地总面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每种用地类型的面积发生的很大的变化;从土地的利用程度上分析,根据土地程度利用分析的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农业用地率、耕地复种率、粮食作物复种率这几项指标都出现下降的趋势,且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的是耕地复种率和粮食作物复种率这两项指标,降幅高达16.64%和19.44%;而建设用地率和水面利用率这两项指标值出现上涨的趋势。 3.利用迈阿密模型建立该地区的温度生产潜力模型和降水生产潜力模型,并分析并比较两种模型得出的生产潜力,认为粮食安全有可能成为该地区今后发展的一个瓶颈; 4.建立了该地区的耕地直线回归预测模型和建设用地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环境下,更多的耕地被占用已经成为必然,如何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5.该区域的土地规划实施评价指数为0.63。从规划执行效果、规划实施有效性、规划实施手段、规划社会认知、规划实施效益五个一级指标评价的评价结果看:该研究区在上轮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进行操作,造成了土地利用规划与现实发展脱节的现象,规划的实施结果比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