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花槐引种驯化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6h】

香花槐引种驯化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香花槐的生物学特性

1.1.1植物学特性

1.1.2物候期

1.1.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2香花槐在我国的引种概况及发展前景

1.2.1引种概况

1.2.2发展前景

1.3香花槐的繁殖方法

1.3.1常规繁殖方法

1.3.2组培快繁技术

2引言

2.1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2.2论文的研究内容

3材料和方法

3.1香花槐的引种驯化

3.1.1试验材料

3.1.2引种地和原产地概况

3.1.3试验方法

3.2香花槐的组织培养

3.2.1试验材料

3.2.2试验方法

3.3数据分析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香花槐引种试验

4.1.1引种地与原产地生态因子的比较

4.1.2物候期观测

4.1.3生长发育特性

4.2香花槐光合特性的研究

4.2.1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4.2.2不同生长季节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4.2.3净光合速率及胞间CO2浓度的季节变化

4.2.4水分利用率及其影响因子

4.3香花槐组织培养的研究

4.3.1不同因素对香花槐初代培养的影响

4.3.2不同激素对香花槐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4.3.3不同培养基对香花槐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4.3.4生根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1.1香花槐引种适应性研究

5.1.2香花槐的光合特性

5.1.3香花槐再生体系的建立

5.1.4香花槐的生根及炼苗移栽

5.2讨论

5.2.1香花槐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5.2.2香花槐引种后的栽培管理

5.2.3香花槐的快速繁殖

5.2.4香花槐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香花槐在园林绿化中用途广泛,是城乡园林、道路、风景区等各种园林绿地的绿化珍品,为园林绿化首推速生观赏树种。本研究主要是从香花槐引种地与原产地生态环境的调查,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等方面对其在合肥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观测研究,同时进行香花槐的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结果表明: 1.合肥地区引种栽培香花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其次是降水量。只要充分发挥优势条件,从理论上来讲,合肥引种香花槐进行栽培是可行的。 2.引种地区用种根繁植成活率高,达到100%;苗木生长正常,当年见枝成花,树冠大,开花多而早。 3.香花槐在不同季节的光合速率都有明显的日变化,春、夏季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秋季呈单峰型;从季节变化来看,所测定的香花槐光合速率是夏季>春季>秋季。 影响香花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影响香花槐光合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是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 香花槐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4.700μmol CO2·mmol-1 H2O、11.587μmol CO2·mmol-1 H2O和5.492μmol CO2·mmol-1 H2O,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 4.影响香花槐茎段的显著因素为6-BA浓度和基本培养基类型,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2 mg/L,该组合萌发率达98.6%,株平均分化率达1.29。 5.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KT),生长素(NAA,IBA)进行芽增殖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MS+6-Bal.5 mg/L+NAA0.01 mg/L+IBM1.00mg/L+KT1.00 mg/L作为继代培养基,芽增殖效果最好。 6.在试验范围内,当大量元素为1/2MS时能获得最佳生根效果;当糖浓度为20g/L时能获得最佳生根效果;在培养基1/2MS+NAA0.3mg/L+IBA0.2mg/L+IAA2.0mg/L+蔗糖20g/L+琼脂7g几中生根效果最佳。 7.瓶苗移栽时,首先要经过5-7天的炼苗期,随后转入平均温度24℃,平均湿度70%的温室中移栽,珍珠岩和河沙移栽成活率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