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生蔬菜刺苦草根状茎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
【6h】

水生蔬菜刺苦草根状茎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刺苦草研究概况

1.2果蔬酶促褐变的研究现状

1.3酶促褐变的机理

1.4控制酶促褐变的常用方法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3.1材料

3.2试验设计

3.3主要仪器设备

3.4刺苦草根状茎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3.5数据处理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刺苦草根状茎采后主要成分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4.1.1含水量的变化

4.1.2淀粉含量的变化

4.1.3褐变度的变化

4.1.4总酚含量的变化

4.1.5呼吸强度的变化

4.1.6失重率的变化

4.1.7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4.1.8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4.1.9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

4.1.10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4.1.1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4.1.12果胶酶(PG)活性的变化

4.1.13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4.1.14粗纤维含量的变化

4.2不同贮藏温度对刺苦草根状茎品质的影响

4.2.1不同贮藏温度对刺苦草根状茎含水量的影响

4.2.2不同贮藏温度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2.3不同贮藏温度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3不同浓度、不同抑制剂及其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3.1不同浓度EDTA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3.2不同浓度抗坏血酸(ASA)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3.3不同浓度NaHSO3溶液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3.4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3.5不同浓度EDTA与抗坏血酸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3.6不同浓度抗坏血酸与柠檬酸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3.7不同浓度NaHSO3与柠檬酸溶液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褐变度的影响

4.4不同浓度、不同抑制剂及其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4.1不同浓度EDTA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4.2不同浓度抗坏血酸(ASA)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4.3不同浓度NaHSO3溶液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4.4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4.5不同浓度EDTA与抗坏血酸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4.6不同浓度抗坏血酸与柠檬酸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4.7不同浓度NaHSO3与柠檬酸溶液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的影响

4.5不同浓度、不同抑制剂及其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品质的影响

4.5.1四种不同试剂、不同浓度进行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品质的影响

4.5.2不同浓度EDTA与抗坏血酸组合处理贮藏对30d刺苦草根状茎品质的影响

4.5.3不同浓度抗坏血酸与柠檬酸(citric acid)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品质的影响

4.5.4不同浓度NaHSO3与柠檬酸溶液组合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品质的影响

5讨论

5.1刺苦草根状茎的衰老规律

5.2刺苦草根状茎的褐变机理的探讨

5.3不同保鲜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品质的影响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望江县武昌湖刺苦草根状茎为研究对象,具体地研究了刺苦草根状茎采后生理特性并初步研究了其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获得主要结论如下:
   1.将刺苦草根状茎采后置于水温8~10℃条件下进行贮藏,结果表明:刺苦草根状茎中的两大主要成分即水分和淀粉含量的变化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从而造成贮藏过程中失重率较大;呼吸强度变化呈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作为次生代谢产物的总酚和类黄酮,两者含量的变化也是先上升,后下降;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以及褐变反应,刺苦草根状茎失重率和褐变度不断增大,粗纤维含量由于自身质量不变而总重不断减少使得亦呈逐步增大的趋势,对于还原糖由于消耗的速度小于增加的速度,所以总体上还原糖含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
   2.对刺苦草根状茎采后贮藏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PPO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果胶酶活性呈不断增大的趋势,且增大幅度比较大。
   3.刺苦草根状茎在低温(1~4℃)条件下贮藏时,其含水量下降的速度最漫、褐变程度较低、失重率较小,说明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效果较好。
   4.不同保鲜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贮藏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以0.20%柠檬酸处理30d时,刺苦草根状茎中含水量最高,为63.44%;在以0.20%抗坏血酸处理时,刺苦草根状茎中可溶性固形物最高,为10.7%;在以0.25%抗坏血酸与0.20%柠檬酸组合的试剂进行处理时,其褐变度最低,为0.671,其次是以0.01% NHSO3与0.15%柠檬酸组合的药剂进行处理时,其褐变度也较低,为0.729,说明在以这两种药剂组合对刺苦草根状茎进行处理时,其贮藏效果较好;在以0.25%抗坏血酸与0.20%柠檬酸组合的药剂进行处理时,其褐变率最小,为8%,说明用此药剂组合处理抑制根状茎褐变的贮藏效果最好;在以0.25%抗坏血酸和0.01% NaHSO3分别与三种不同浓度的柠檬酸组合的药剂进行处理,其感官特征都比较好,没有异味且无腐烂。综合分析表明:0.25%抗坏血酸与0.20%柠檬酸组合混合液处理对刺苦草根状茎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