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个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和茶尺蠖抗性的研究
【6h】

十个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和茶尺蠖抗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茶赤叶斑病及其危害

1.2茶尺蠖及其危害

1.3植物抗病虫机制的研究

1.3.1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1.3.2植物抗虫性研究进展

1.4茶树抗病虫机制的研究

1.4.1 茶树形态学抗性

1.4.2茶树的生化抗性

1.5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6研究内容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试剂

2.2试验材料

2.2.1供试菌源与虫源

2.2.2供试品种

2.3方法

2.3.1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3.2室内人工接种诱发致病性试验

2.3.3茶尺蠖的实验室饲养

2.3.4茶尺蠖发育历期测定

2.3.5茶尺蠖幼虫体长、体重、蛹重化蛹率及羽化率的测定

2.3.6茶尺蠖取食量的测定

2.3.7含水量的测定

2.3.8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2.3.9多酚类总量的测定

2.3.10氨基酸总量的快速测定

2.3.11各种酶活性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 茶树各品种对茶赤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3.1.1 各品种的病情

3.1.2 品种间抗性差异分析

3.2茶赤叶斑病对各品种酶活性的影响

3.2.1 PPO的活性变化

3.2.2 POD的活性变化

3.2.3 PAL的活性变化

3.3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发育历期的影响

3.4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幼虫体长、体重以及蛹重的影响

3.4.1幼虫体长

3.4.2幼虫体重

3.4.3雌雄蛹重

3.5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取食量的影响

3.6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化蛹率、羽化率及成活率的影响

3.6.1化蛹率

3.6.2羽化率

3.6.3成活率

3.7不同茶树品种的含水量

3.8 不同茶树品种的多酚类含量

3.9不同茶树品种碳水化合物含量

3.10不同茶树品种氨基酸含量

3.11 被茶尺蠖咬食后各品种酶活性的变化

3.11.1 PPO的活性变化

3.11.2 POD的活性变化

3.11.3 PAL的活性变化

3.12 生化因子对茶尺蠖历期的回归分析

4讨论

4.1关于试验方法

4.2关于抗病性

4.3关于抗虫性

4.4酶活与茶树抗病虫的关系

5结论

5.1抗病性结论

5.2抗虫性结论

5.2.1历期

5.2.2生理性指标

5.2.3生化因子对茶尺蠖的影响

5.2.4酶活与抗虫性

5.3品种的多抗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通过对上梅洲、福云六号、乌牛早、龙井长叶、浙农113、农抗旱、舒茶早、龙井43、平阳特早、白毫早等十个茶树品种进行了抗病性和抗虫性的鉴定。在抗病性方面,室内人工接种鉴定了各品种对茶赤叶斑病(Phyllosticta theicola)的抗性,并对病叶率、病情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测定了接种后各品种叶片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在抗虫性方面,研究了用不同茶树品种饲养的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的发育历期、幼虫体长和体重、取食量、雌雄蛹重、化蛹率、羽化率以及成活率,并对被茶尺蠖取食后的各品种叶片中PPO、POD、PAL的活性变化进行测定;最后测定了各品种含水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多酚类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结果发现:
   1.本试验采用病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人工保湿对茶赤叶斑病进行抗性鉴定,各品种的发病情况比较稳定。通过比较,十个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福云六号极易感病,白毫早次之,舒茶早、乌牛早、龙井长叶和农抗早对茶赤叶斑病的抗性较强。
   2.对各试验品种接种后酶活的测定结果显示,PPO、PAL活性在接种后各品种都有所增强,活性较对照高,抗性品种的增强幅度一般大于感病品种。大部分品种PPO活性在接种后第7天达到峰值,而上梅洲在第9天活性最高,乌牛早、龙井长叶和福云六号在第5天活性最强。抗病品种的PAL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强,感病品种活性虽然有所升高但幅度不大。接种后POD活性变化规律不统一。
   3.对含水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多酚类以及氨基酸的含量与茶尺蠖发育历期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多酚类和氨基酸含量与茶尺蠖历期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和含水量则呈负相关。可以得出:多酚类及氨基酸含量越高,茶树抗性越强,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抗性越弱。
   4.对各品种被茶尺蠖咬食后的叶片进行PPO、POD、PAL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PAL活性增长幅度明显小于PPO和POD,可以证明在对害虫的抗性上PAL贡献远远小于PPO和POD;抗虫品种接种后叶片中的PPO和POD活性比对照大大增强,抗虫性弱的品种虽然较对照也有所提高,但是幅度不大。
   5.综合试验结果,在十个供试品种中,抗茶赤叶斑病和茶尺蠖较强的品种是龙井长叶;易感病虫品种是平阳特早和福云六号;抗虫但易感病的品种是上梅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