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猪粪堆肥高效除臭菌群发酵条件优化及参数筛选
【6h】

猪粪堆肥高效除臭菌群发酵条件优化及参数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养猪业的猪粪臭气污染问题已越来越突出,有关猪粪的除臭处理已成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徽省又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常年油菜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油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相对于油菜的大面积种植,油菜秸秆的利用率却非常低,焚烧居多,即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因此本文以猪粪和油菜秸秆为研究对象,在添加微生物除臭菌剂的条件下,研究猪粪与油菜秸秆混合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种子发芽指数(GI)、堆肥过程中的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氨气和硫化氢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探讨了不同参数变化与堆肥腐熟的关系,筛选出了堆肥腐熟的最适参数。对猪粪堆肥除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1、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得出除臭微生物7NC的理想发酵条件为营养肉汤培养基:蛋白胨10g/L,氯化钠8g/L,葡萄糖1g/L,pH7.5,酵母粉3g/L,最适条件为温度37℃,摇床培养(转速为130r/min),接种量为3%;
   除臭微生物10GD最适的培养基是麸皮50g/L,蛋白胨2.5g/L,尿素2.5g/L,Nacl5g/L,K2HPO4 1g/L,MgSO4;7H2O 0.2g/L,最适培养环境是接种量1%、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6h、摇床培养(转速为130r/min)、pH为8.0; 通过单因素实验、均匀设计对霉菌D63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PDA培养基:土豆125.7g/L,葡萄糖27g/L,蔗糖23.8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5d,pH自然(6.2)。
   2、堆肥参数的结果:
   2.1、不同油菜秸秆添加比例对猪粪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猪粪:油菜秸秆=6.5:1,即碳氮比(C/N)为22.72:1时,能够使堆体迅速升温并延长堆肥过程中的高温期,加快堆肥的发酵速度,效果好于猪粪:油菜秸秆为4.5:1,8.5:1以及全猪粪的处理,且本实验中猪粪:油菜秸秆=6.5:1即C/N为22.72的处理种子发芽指数、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及pH均好于其他三个处理,能最先达到堆肥腐熟,说明猪粪:油菜秸秆=6.5:1,C/N为22.72为本实验的最适猪粪与油菜秸秆的比例。
   2.2、不同除臭微生物菌剂添加量对猪粪堆肥除臭效果的影响:通过堆肥试验可知,在添加除臭菌剂的处理中,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明显减少,效果比对照组没添加菌剂的处理要好,且经过比较在添加量为1%的处理,在堆肥的第7天可减少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分别为75.67%和62.32%,具有明显的除臭效果。
   2.3、不同翻堆时间对猪粪堆肥除臭效果的影响:翻堆时间不同,各组在第七天时对于氨气和硫化氢释放量的减少有显著差异,翻堆间隔3天的处理在第 7天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为76.97%和63.67%,对于硫化氢的减少量而言,在第7天时,翻堆间隔三天和五天并无显著差异,但与间隔七天差异显著。而翻堆间隔时间短会增加工作量,所以从经济角度看,堆肥开始后前2周每3天翻1次,之后每5天翻1次。
   3、微生物除臭菌剂的固体基质筛选结果:通过用平板稀释法计算活菌数,对不同的固体吸附基质及不同的菌剂添加量进行筛选,得出麸皮为本实验中微生物除臭菌剂的最适固体吸附基质,以及最适微生物菌剂添加量即菌液与基质比(L∶k g)为1∶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