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骗取涉农款物行为定性问题研究
【6h】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骗取涉农款物行为定性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司法适用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骗取涉农款物争议案件的特征

1.行为主体特征

2.共同犯罪特征

3.客观行为特征

(二)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骗取涉农款物行为的司法认定现状

1.罪名认定集中于贪污罪与诈骗罪间

2.共同犯罪认定罪名因主体而异

3.争议案件的认定趋势变化

(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骗取涉农款物行为认定的争议问题

1.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主体身份的认定

2.“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骗取的认定

3.参与共同骗取涉农款物的农村干部如何认定

二、争议问题的理论梳理

(一) 村基层组织人员的主体身份认定

1.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范围

2.“协助行政管理工作”的范围

(二) “利用职务上便利”骗取的认定

1.实践中涉案行为人的职责范围

2.适格主体与具体工作内容

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内涵

(三) 参与共同骗取涉农款物的农村干部的认定

三、行为认定路径的选择

(一) 行为认定争议问题的解决思路

1.“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身份认定

2.骗取行为的公务性质认定

3.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 从主体身份入手做排除性判断

(三) 从客观行为特征入手做类型化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杨晗;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刑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充;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民法;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