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6h】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从宏观层面出发,构建示范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为示范区城市土地潜力测算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的评价,相应的提出对策与措施,为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调查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结果:(1)各县(区)水平不均衡,全市总体水平不高。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态呈不均衡发展。7个县(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跨越了三个等级,庐阳区集约度最高,瑶海区其次,土地利用状况类型为集约利用,属于适度利用的是包河区和蜀山区。三县均属于低度利用类型。可以看出合肥市土地利用的总体水平不高,还处于低度利用向集约利用的过渡阶段,各个县(区)仍然有相当的潜力可挖潜,尤其是长丰县、肥西县和肥东县潜力很大。(2)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包河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度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土地的管理绩效和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影响蜀山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度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和土地利用弹性。三县中,影响肥东县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水平相当,肥西县土地利用约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利用结构,对长丰县而言,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利用强度。
   研究结论:(1)通过分析土地节约集约的内涵与理论,从影响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出发,研究分析了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方法,构建宏观层面的示范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2)以合肥市为例,有针对性的对合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了各县(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类型,得出各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均衡,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合肥市还处于低度利用向集约利用的过渡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