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6h】

《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语言、文化、交际的关系

1.1语言的概念

1.2交际的概念

1.3文化的内涵

1.4语言、交际、文化的关系

1.4.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1.4.2文化是语言的基础

1.4.3文化是语言、交际的内容

2《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2.1文化意识的内涵

2.1.1文化平等

2.1.2理解包容

2.1.3文化传播和融合

2.2初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2.2.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2.2促进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3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2.2.4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培养世界意识

3《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3.1初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

3.1.1调查目的

3.1.2调查过程

3.1.3调查结果

3.1.4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3.2《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成因

3.2.1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3.2.2教师的文化素养所限

3.2.3教材、课时所限

4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设想

4.1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4.1.1词汇的文化内涵

4.1.2交际的语用差异

4.1.3非言语交际文化

4.1.4思维习惯差异

4.1.5空间观的文化差异

4.2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4.2.1实用性原则

4.2.2适度性原则

4.2.3对比性原则

4.2.4层次性原则

4.2.5整合原则

4.2.6多样性原则

4.2.7整体性原则

4.3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4.3.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4.3.2开展课外英语活动

4.4文化意识培养的注意事项

5初中文化教学的再思考

5.1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5.2处理好课内文化教学与课外文化自学的关系

5.3处理好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关系

5.4处理好教师文化素养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2001年我国教育部针对基础外语教育颁发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显然,只有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主要强调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和词汇的学习,忽视了跨文化差异的介绍,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很多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英语语法规则,并且记住了一定量的词汇,语言较流畅,但仍不能得体地运用英语去进行交际。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仍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主,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初中英语教师虽然已开始认识到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思想与教学行为存在严重偏差,英语文化教学处于无序状态。 因此,本文试图就如何在《新目标》(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文阐述了目前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对初中阶段文化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设置、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进行了实验研究,力图为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 文章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语言、文化、交际的关系。第二部分阐明了《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对《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第四部分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进行了设想。第五部分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进行了再思考。

著录项

  • 作者

    赵海燕;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英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志平;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初中英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