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雇权限制研究
【6h】

解雇权限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 2 章 解雇权限制概述

2.1 解雇权的概念及类型

2.1.1 解雇权的概念

2.1.2 解雇权的类型

2.2 解雇权限制的理论依据

2.2.1 资强劳弱理论

2.2.2 正当事由理论

2.2.3 最后手段性理论

第 3 章 域外解雇权限制考察及借鉴

3.1 德国解雇保护制度考察

3.2 美国自由解雇限制考察

3.3 日本解雇权限制考察

3.4 域外解雇权限制对我国的借鉴

3.4.1 解雇保护的具体程序

3.4.2 社会公共利益的立法目的

3.4.3 正当事由的立法模式

第 4 章 我国解雇权限制中存在的问题

4.1 解雇权限制相关立法不完善

4.1.1 相关法律概念不明确

4.1.2 《劳动合同法》第 39 条第(六)项规定过于严苛

4.2 用人单位解雇程序不健全

4.3 经济性裁员解雇权限制虚严实宽

4.4 被解雇者临时保护制度之缺失

第 5 章 完善我国解雇权限制法律制度的对策

5.1 完善我国解雇权限制相关立法

5.1.1 增加法定解雇事由概括化规定

5.1.2 区别对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5.2 健全用人单位解雇程序

5.2.1 进一步完善解雇通知期制度

5.2.2 完善过错性解雇和非过错解雇的具体程序

5.3 严格限制经济性解雇权

5.3.1 严格立法的同时也要适度管制

5.3.2 统一司法认定标准

5.4 构建不当解雇临时救济制度

5.4.1 增加规定劳动者的继续工作权

5.4.2 完善保全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鞠洪儒;

  •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
  • 学科 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关凤荣;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