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夹竹桃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6h】

夹竹桃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夹竹桃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2 引 言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3 课题来源

3 材料与方法

3.1材料

3.2主要仪器和设备

3.3实验试剂和药品

3.4 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夹竹桃的GC-MS分析

4.2 夹竹桃的LC-MS分析

4.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观赏植物,在我国各地也均有栽培。夹竹桃的叶和茎皮有毒,而其含有的强心苷、萜类、生物碱、黄酮等多种成分,具有显著的强心、利尿、抗癌、抑菌、镇痛、祛瘀的作用。此外,夹竹桃还具有绿化环保和生物防治作用,其提取物对多种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
  本研究以夹竹桃鲜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夹竹桃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共分离出了149个峰。利用NIST和Wiley质谱数据库对谱图中的化合物进行检索和鉴定,共鉴定出104种化学成分,其总相对含量占夹竹桃总挥发性成分的90.46%,其主要成分为烷烃(58.25%)、醇类(12.21%)、酸类(7.76%)、烯烃(4.12%)、酯类(2.37%)、酮类(3.36%)、醛类(1.37%)等。其成分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有13个,分别是降莰烷(18.46%)、乙基环戊烷(15.32%)、叶绿醇(10.02%)、正四十四烷(6.51%)、棕榈酸(5.99%)、正二十九烷(4.54%)、角鲨烯(2.90%)、2-[(2-丁基环丙基)甲基]-环丙壬酸甲酯(1.62%)、1,1,2-三甲基环戊烷(1.61%)、(Z,Z,Z)-十二碳三烯酸(1.15%)、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1.08%)和三甲基双环二庚酮(1.01%)。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共分离出了188个峰。依据多数据库对比和文献参考,初步鉴定出了夹竹桃的48种非挥发成分。其主要非挥发性成分为黄酮类及其衍生类、生物碱类、强心苷类化合物。其中槲皮素、山奈酚、芦丁、欧夹竹桃苷、欧夹竹桃甙乙、洋地黄毒苷配基等化合物与前人分析结果相符,其它化合物还需进一步分离、鉴定。
  采用甲醇提取夹竹桃叶化合物,经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后,利用硅胶柱、聚酰胺柱和凝胶柱等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后用核磁共振谱(NMR)进行结构鉴定,共得出3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洋槐苷(化合物1)、芦丁(化合物2)和夹竹桃苷(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天然产物数据库,对夹竹桃活性成分的阐明、新药筛选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夹竹桃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