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模因论视角下中文公益广告互文性的实现
【6h】

论模因论视角下中文公益广告互文性的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1.3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2.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textuality in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2.3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based on memetics

2.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3.1 The memetic theory

3.2 Inte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meme

3.3 Interrelation between meme and Intertextuality

Chapter 4 Realiz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in Chines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through Memetic Genotype

4.1 Quotation of classic works

4.2 Allusion of historical stories or protagonists in classics

4.3 Imitation of memes

Chapter 5 Realiz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in Chines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through Memetic Phenotype

5.1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memes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but different contents

5.2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memes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

5.3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memes with the same written form but different associative meanings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参考文献

Main Websites Visited

Appendix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互文性是由法国符号学家JuliaKristeva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符号学》中提出,是指当前文本与它的前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初互文性主要是应用于文学批评和翻译领域,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发现非文学文本(比如广告文本)中互文性同样极其普遍。探讨广告文本的互文性,对于广告创作与接受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使得广告创作者在广告创作时能考虑如何更好地让社会公众理解和接受广告所传递的信息。之前对广告文本互文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互文性的分类及其功能,对其实现的研究很少涉及,而了解广告文本互文性的实现是广告创作和接受的关键。模因论的提出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中文公益广告中互文性的实现。  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和日常收集,本文共选取了52条中文公益广告为语料,内容涉及社会文明、社会焦点、健康、政治政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公益广告中互文性的实现是以一个语篇吸收、化用或改写另一个语篇的某一部分为基础,而这个部分就是一个或若干个模因。当然,并非所有的模因都可以用于帮助实现中文公益广告的互文性,公益广告创作者所选择的往往是那些在激烈生存竞争中胜出的强势模因,如经典名句、历史故事、历史名人、流行歌曲名等,因为这些模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社会公众所熟悉,并且传递着正能量,能较好地实现公益广告提高人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呼吁对社会有益的行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功能。  中文公益广告互文性的实现源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一是通过基因型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来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引用经典名句、引用历史故事和人物名、模仿相同来源不同表现形式的模因。二是通过表现型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来实现,主要也有三种方式: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同构异义横向嫁接通常是通过重组经典巨著中的名句,流行歌曲的歌词及著名的熟语来实现;同音异义横向嫁接通常是通过模仿谚语,成语及词语的发音来实现;同形联想嫁接通常是通过运用双关的词组及四字短语搭配来实现。  希望通过本研究,读者对互文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希望本研究能为公益广告的创作与接受提供些许有益启示。

著录项

  • 作者

    周辉;

  •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唐红芳;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公益广告,模因论,互文性,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