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对蔬菜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合肥市为例
【6h】

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对蔬菜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合肥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方法

1.5技术路线

1.6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2理论回顾及核心概念界定

2.1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有限理性行为理论

2.3生产流通理论

2.4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3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对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

3.1流通追溯体系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客观影响

3.2影响生产行为的主观因素

3.3小结

4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1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历程

4.2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

4.3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案例分析

5.1案例1——基于合肥市三十岗蔬果生产基地的访谈

5.2案例2——基于合肥市合肥市“小蚂蚁市民菜园”的调研

5.3案例的提炼分析

6研究结论与对策启示

6.1研究结论

6.2相关建议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农产品是人类最直接、最重要的消费品,但是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却层出不穷,从苏丹红鸭蛋、瘦肉精到染色花椒再到河南南阳的毒韭菜事件。经济、社会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和现代人民不断提高的健康安全意识严重形成反比,各级政府急需要做的就是着力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消费者信心,因此努力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从理论上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可追溯造成的市场失灵。而信息不对称在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上显得更为明显。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透明度,控制把握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整个渠道,通过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机制激励生产经营者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同时通过明确责任的潜在惩罚的约束机制使生产经营者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因此,建立一种全局性系统性的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建立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就成为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
  较之发达国家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农产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启动“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积极进行农产品跟踪与追溯工作筹备,国内部分蔬菜、牛肉产品才开始拥有属于自己身份证。2004年,地方性追溯应用从山东寿光开始,山东寿光开展以条形码为主的“无公害蔬菜质量追溯系统”的研究。2010年开始试点建设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可以看出,蔬菜作为城乡居民重要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在我国的追溯流通建设中还属于落后者,而且我国学者对农产品流通追溯制度目前所做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次,研究的重点也局限在食品可追溯制度建立的重要性、食品可追溯制度的外涵内延等方面。具体到微观层次,例如从生产者角度的研究就很少。
  鉴于此,本文以蔬菜生产者为例,以第二批肉菜流通追溯试点城市—合肥市为案例,对合肥市蔬菜生产者进行实地访谈,研究生产者行为以及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对蔬菜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当地蔬菜生产者行为与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影响关系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够给所有参与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主体一些启示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