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相声艺术的喜剧美学特征研究
【6h】

当代相声艺术的喜剧美学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关于相声艺术的历史研究

(2)关于相声艺术特征的研究

(3)当代相声艺术的研究

第2章 相声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构成

2.1相声艺术的发展

2.1.1近代相声

2.1.2现代相声

2.1.3当代相声

2.2相声艺术的审美构成要素

2.2.1具有优越感和批判意识的喜剧审美主体

2.2.2被审美主体超越的喜剧客体

2.2.3喜剧性的自我确证关系

第3章 当代相声欣赏主体人格的变迁

3.1去政治化与非伦理化的发展

3.1.1 去政治化

3.1.2非伦理化

3.2以娱乐性为主导

3.3审美主体人格的“矮化”

第4章 当代相声本身的娱乐化导向

4.1自我“矮化”的相声演员

4.2娱乐至上的相声内容

4.2.1教化功能的淡化

4.2.2审美趣味的“灰色”化

4.3喜剧性成因的转变

4.3.1当代相声中“包袱”的转向

4.3.2肢体动作化

4.3.3小结

第5章 当代相声审美效应的娱乐至上

5.1自我确证关系的向下位移

5.2娱乐化效应的增强——评论和弹幕

5.3喜剧效应的“单向度”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相声作为一门喜剧艺术,在20世纪中国艺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20世纪90年代逐渐衰落,直至2000年以来,以回归剧场的形式又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这充分肯定了近十年来当代相声艺术的发展,以及喜剧艺术的魅力。  本文综合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旨在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喜剧美学理论,并吸取其他学科领域的观点,从而正确地把握喜剧艺术的本质内涵、喜剧构成要素的差异,以及当代相声艺术的发展和特征。这不仅具有推进喜剧美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同时以喜剧美学反观当代相声艺术喜剧性发展的根源和影响,对喜剧文化现象提出新的解释,具有现实实践意义。  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第二章,从相声艺术的历史根源出发,结合相声艺术的定义,确定其当代相声艺术的概念;并将之纳入喜剧性审美范畴之中,解析其审美构成的要素,即审美主客体,以及之间存在的特殊自我确证关系。第三、四、五章,基于上述相声艺术喜剧美学构成的框架,分别对当代相声艺术的审美主体、客体以及自我确证关系的流变进行分析。当代相声艺术的审美主体在高度世俗化、“矮化”的过程中,对其相声艺术的审美目的逐步变为娱乐。而当代相声艺术本身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以娱乐化为导向换取消费者的大笑。这使得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变为娱乐至上的“单向度”喜剧性效果。  当代相声艺术的这种喜剧性发展,虽然在感官上具有解放感和生理快感,但是由于缺乏讽刺和批判力量,未能够在理智上实现超越与进步。在当代喜剧性艺术中,相声缺乏一定的积极、正面、健康的引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