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港口总吞吐量预测研究
【6h】

山东港口总吞吐量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预测理论基础及预测方法选取分析

2.1 预测的定义与种类

2.1.1 预测的定义

2.1.2 预测的种类

2.2 时间序列平滑法

2.2.1 简单移动平均法

2.2.2 加权移动平均法

2.2.3 指数平滑法

2.3 趋势延伸预测法

2.3.1 直线趋势法

2.3.2 曲线趋势法

2.3.3 戈珀兹曲线法

2.4 回归分析法

2.4.1 简单回归分析

2.4.2 多重回归分析法

2.4.3 非线性回归分析法

2.5 神经网络法

2.6 方法的选取

2.6.1 时间序列法的选取

2.6.2 因果关系法的选取

3 港口理论基础及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港口的定义及功能

3.2 港口发展特点

3.1.1 现代港口发展的特点

3.1.2 我国港口发展的特点

3.3 山东港口基本信息

3.4 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

3.4.1 地理位置

3.4.2 经济环境

3.4.3 国家政策

3.4.4 自身管理与服务

3.5 影响因素的初步选取

4 模型的建立与预测分析

4.1 时间序列的Holt线性趋势模型预测分析

4.1.1 利用R方确定模型优劣

4.1.2 利用残差的序列图确定模型优劣

4.1.3 利用拟合图形确定模型优劣

4.1.4 输出预测值

4.2 因果关系的RBF模型预测分析

4.2.1 径向基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4.2.2 吞吐量影响因素的提取

4.2.3 对样本数据进行插值与归一化处理

4.2.4 创建RBF网络并进行测试

4.2.5 利用误差分析确定模型优劣

4.2.6 利用拟合图形确定模型优劣

4.2.7 利用平均增长率估算吞吐量影响因素的值

4.2.8 预测山东港口总吞吐量

4.3 组合模型的预测分析

4.3.1 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

4.3.2 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比较

4.4 利用组合模型预测未来五年山东省港口总吞吐量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越发得到重视,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沿海港口无疑成为发展的重点,港口能够带动与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充分拉动其腹地经济。山东作为一个港口大省,拥有环渤海港口群的数个重要港口,港口行业已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建设不合理等原因,山东港口同时存在许多问题:港口过多导致恶性竞争,大型港口在力所不能及的范围内包揽过多的资源,使得部分小型港口在夹缝中生存;泊位建设随意,浪费大量优良的深水岸线,导致了如今日趋增长的吞吐量与可利用的深水岸线之间的矛盾,所以如何合理调配资源、港口发展方向及泊位建设成为山东港口关注的重点。
  港口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运营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吞吐量预测又是未来港口规划及泊位建设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山东省内资源整合与调配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又鉴于南方部分区域港口年吞吐量出现负增长和增幅极小的情况,正确合理的预测山东港口的吞吐量能为山东港口未来的发展及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预测吞吐量的方法很多,而且很多方法都有局限性,,本文将时间序列与因果关系的预测方法进行组合,建立组合模型对山东省港口的总吞吐量进行预测研究。本文比较几种常用的预测方法,确定较为合适的时间序列的指数平滑法和因果关系的神经网络法,通过分析初步确定并选择合适的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之后建立Holt模型与RBF模型,分别对对山东港口总吞吐量进行预测,然后通过计算权重将两种模型进行组合,并用得到的组合模型对山东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
  通用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分析得出,组合预测模型要优于单一的预测模型。最后通过组合模型对山东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得到山东省未来五年港口的吞吐量依旧呈增长态势的结论,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