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刘庄矿东三采区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关系分析
【6h】

刘庄矿东三采区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关系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5 拟采取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2 淮南煤田地质概况

2.1 淮南煤田地质概况

2.1.1 淮南煤田地理环境

2.1.2 淮南煤田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印支期

2.2.2 燕山期

2.2.3 四川期

2.2.4 华北期

2.2.5 喜山期

3 刘庄井田地质特征

3.1 刘庄井田地层概况

3.1.1 地层

3.1.2 煤层

3.2 刘庄井田构造概况

3.2.1 基本构造特征

3.2.2 褶皱构造发育特征

3.2.3 断层发育特征

4 东三采区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关系分析

4.1 东三采区地质构造特征

4.2 东三采区地应力场分布数值模拟

4.2.1 FLAC3D程序软件简介

4.2.2 地质模型确立准则

4.2.3 建立模型的原则

4.2.4 模型选取区域

4.2.5 地质模型的建立

4.2.6 模拟边界条件选则

4.2.7 地质模型参数选取

4.2.8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多,因此,加大煤炭开采,以增加煤炭产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地质构造与地应力场都是影响煤矿开采的重要地质因素,且地应力现场测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大量实测,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程度的离散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实测地应力值数据,模拟分析刘庄矿东三采区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应力场分布特征。论文取得以下成果:
  1)从整体分析淮南煤田构造形成期次及古构造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出采区的构造格架是运动形成的结果。
  2)对刘庄井田地层及煤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构造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断层普遍发育,以正断层为主,占断层总数的97.54%;逆断层较少,仅为10条,占断层总数的2.46%。断层的走向具有明显的走向性,主要有北东向断层组合与北西向断层组合。断层的平面展布样式有放射状层系,如“入”字式构造、“Y”字式构造、网状式构造等;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形式有:地堑、地垒和阶梯状断层组合。
  3)在分析刘庄矿东三采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建立了地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断层附近13-1煤层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以及各岩性岩体地应力分布云图,得到以下结论:(1)断层中间出现应力卸载现象,在一定范围越远离断层应力值越大;(2)受地层岩性影响,同一深度地应力值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