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心理学的煤矿人因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6h】

基于心理学的煤矿人因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水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分析

2.1 煤矿安全管理

2.1.1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2.1.2 煤矿安全管理性质

2.2 安全心理学

2.2.1 安全心理学研究任务

2.2.2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2.3 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3 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2.3.1 事故前心理学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2.3.2 事故后心理学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2.4 基于心理学的安全管理效应

3 煤矿人因事故统计

3.1 煤矿人因事故

3.1.1 事故特征

3.1.2 煤矿人因事故

3.2 典型矿井的一般性事故统计

3.2.1 事故多发时间分析

3.2.2 工种及作业强度分析

3.2.3 年龄、工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分析

3.3 人机工程学分析

3.3.1 煤矿管理因素分析

3.3.2 职工客观个人因素分析

3.3.3 不安全心理状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心理学的人因事故影响因素ISM分析

4.1 ISM简介

4.2 事故影响因素ISM分析

4.2.1 确定分析的可行性

4.2.2 选择影响因素

4.2.3 建立邻接矩阵

4.2.4 计算可达矩阵

4.2.5 划分层级关系

4.2.6 建立煤矿人因事故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4.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

4.3.1 对安全培训“疲软”现象的分析

4.3.2 关键时间分析

4.3.3 工作对生活事件的影响分析

4.3.4 安全检查与“破窗效应”

4.3.5 造成不良身体状态的原因分析

4.3.6 责任分散效应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5.1 3E安全管理对策

5.2 教育培训对策

5.2.1 教育培训从职工心理规律入手

5.2.2 完善激励方法

5.2.3 破除事故多发的时间规律

5.3 强制管理对策

5.3.1 生物节律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5.3.2 “鲶鱼效应”对安全检查的启示

5.3.3 奖惩措施的改进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结论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除了开采条件差、机械设备较为落后等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本文在对大量煤矿事故进行统计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解算并分析了人因事故发生的层级原因,并就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对某矿进行一般的事故统计,对季度、月份、每天、每班的事故多发时间段进行分析,同时统计分析了工种、作业强度、年龄、工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对人因事故的影响。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管理中教育培训、激励、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检查等因素以及职工需要、安全素质、生活事件、身体状态、生物节律等客观个人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结合常见的9种不安全心理,共总结出包含管理因素、客观个人因素、不安全心理因素的19种事故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解算出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表层、中层、深层原因,并对这些原因的层级关联进行了分析。
  以煤矿人因事故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为参考,结合心理学,以3E安全管理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把握职工心理活动规律、运用注意规律、建立与家庭相沟通的教育机制、完善精神激励与情感激励、破除事故多发的时间规律等多条教育培训对策;提出了建立完善职工生物节律信息查询系统、培养“鲶鱼型”的安全检查人员,实施“鲶鱼型”的安全检查策略、对于奖励政策要做到公平、受奖励员工的评选要民主、奖励要把握时效性、奖励要充分了解受奖员工的需要特点;对于惩罚政策要宽严一致、轻重适当、掌握火候、实施惩后安抚等强制管理对策。从根本上切断了深层因素与表层直接影响因素的连接,使煤矿安全管理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