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研究----基于湖北地方高校的实证分析
【6h】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研究----基于湖北地方高校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选题研究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1.4.1 框架结构

1.4.2 主要创新点

第 2 章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的基本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政治参与

2.1.2 网络政治参与

2.1.3 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

2.2 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与特点

2.2.1 网络政治参与形式

2.2.2 网络政治参与特点

2.3 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2.3.1 政治参与理论

2.3.2 网络民主理论

第 3 章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影响因素和衡量标准

3.1 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从主体因素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3.1.2 从客体因素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3.2 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3.2.1 参与主体素质高低

3.2.2 政治体系是否及时有效反应

3.3.3 政治参与是否影响政府决策

第 4 章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对象

4.2 调查方法

4.3 调查内容

4.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分析

4.4.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分析

4.4.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效果分析

4.5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回归性分析

4.5.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的回归性分析

4.5.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回归性分析

4.5.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果的回归性分析

4.6 研究结论

4.6.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态度比较积极

4.6.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仍存非理性

4.6.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机复杂

4.6.4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较为消极

4.6.5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较低

第 5 章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畅通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5.1.1 率先示范,畅通网络政治参与通道

5.1.2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5.1.3 制定法律法规,保证网络政治参与的可行性

5.2 网络传媒: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5.2.1 充当网络守门人,规范自身传播行为

5.2.2 积极引导,实施正面舆论导向

5.2.3 加强监管力度,构建系统性规范机制

5.3 学校:强化引领疏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

5.3.1加大校园网络基础建设

5.3.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5.3.3 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

5.4 大学生:要理性有效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5.4.1 提高网络政治鉴别能力

5.4.2 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5.4.3 主动在实践中提高政治参与水平

5.4.4 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 6 章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Ⅱ 调查问卷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代丹丹;

  •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
  • 学科 政治学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春梅;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9R7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