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6h】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概述

二、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治疗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立题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三、实验分组

四、基线数据比较

五、治疗

六、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七、康复评定

八、 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评定

二、上田敏手功能评定

三、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四、安全性分析

讨论

一、脑卒中后手功能的康复和经颅磁的治疗情况

二、实验结果影响因素

三、实验不足和缺陷

四、经颅磁磁刺激中的相关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评定量表

附录C: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附录D:综述:脑卒中后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1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
  方法:4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健侧脑皮层PMC、SMA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和治疗后1、2、3个月,分别采用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量表、上田敏手功能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定。
  结果:
  1、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评定: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分级没有显著差异,分别完成10次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B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结果在治疗后1、2、3个月变化不大(P>0.05),康复最好的患手手指已有小范围半随意活动。治疗后,治疗组(rTMS组)B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持续到治疗后3个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
  2、上田敏手功能评定:上田敏手功能量表较Brunnstrom手功能量表更能反映患手灵活性,具有代表性。两组按要求完成10次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患手已出现集团屈曲范围>?,手功能评定等级更高,P<0.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持续到治疗后3个月,P<0.001,效果显著。
  3、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能反映患者现在的生活自理的程度,其中手功能的康复程度占比例比较大。10次治疗后,治疗组能较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程度,主要体现在进食、转移和穿脱衣物三方面,且能持续到治疗后三个月。相比对照组,ADL评定分数也有提高,但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且持续3个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刺激健侧皮层 PMC、SMA区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部的运动功能,提高Brunnstrom、上田敏手部运动功能和ADL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