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新民丛报》对清末立宪思想发展的影响
【6h】

论《新民丛报》对清末立宪思想发展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框架

第一章《新民丛报》的创刊背景与办报宗旨

第一节《新民丛报》的创刊背景

一、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二、《清议报》——立宪思想的诞生

第二节《新民丛报》的办报宗旨

一、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二、《新民丛报》的主创群体分析

三、《新民丛报》中的“民权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立宪思想在《新民丛报》与《民报》论战中的发展

第一节立宪派与革命派学理上的论战

一、伯伦知理与波伦哈克的学说

二、梁启超对于卢梭“民约论”的否定

三、革命派的“国家人格说”

第二节立宪派与革命派论战中的“国民程度”问题

一、立宪需要何种程度的国民

二、中国国民是否具备“共和国国民资格”

三、如何提高“国民程度”

第三节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能否并行

一、种族革命与立宪的因果关系

二、论“排满”的合理性

三、革命是否会生内乱

本章小结

第三章《新民丛报》对清末立宪思想传播的意义

第一节《新民丛报》的社会影响

一、《新民丛报》的受众群体分析

二、《新民丛报》促进立宪舆论高涨

三、《新民丛报》对社会风俗的改良

第二节《新民丛报》的思想启蒙

一、《新民丛报》推动西学传播

二、《新民丛报》中的“法治思想”

三、《新民丛报》的“开民智”功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吕希;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黑龙江大学;
  • 学科 法律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魏建国;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K25K2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