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南矿区潘集深部13-1煤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
【6h】

淮南矿区潘集深部13-1煤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煤层气的发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完成的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内煤系地层概况

2.3 地质构造与地质演化

2.3.1 研究区构造总体特征

2.3.2 褶曲构造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2.4.2 研究区含水层

3 煤层物性特征分析

3.1 13-1煤煤层厚度,分布与展布

3.2 煤岩特征

3.2.1 宏观煤岩特征

3.2.2 显微煤岩特征

3.3 煤质特征

3.4 孔隙特征

3.4.1 孔隙度

3.4.2 孔容和孔比表面积分布

3.5 煤层微观裂隙与渗透性特征

3.5.1 煤层微观裂隙发育特征

3.5.2 煤层渗透率特征

3.6 煤的吸附性能以及储层压力计算

3.6.1 13-1煤层吸附特性

3.6.2 储层压力计算

3.7 顶底板岩性分析

4 淮南矿区13-1煤煤层气含量及资源量评价

4.1 煤层气成份分析

4.2 煤层气含量评价

4.2.1 煤层气含量的评价方法

4.2.2 基于兰氏方程计算瓦斯损失量

4.2.3 研究区瓦斯含量预测及分布规律

4.3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4.3.2 网格属性的获取

4.3.3 储量计算

4.4 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5 煤层气资源潜力的有利区带分析

5.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体系

5.1.1 单因素模糊评判

5.1.2 单层次模糊评价模型

5.1.3 多层次模糊评判模型

5.2 地理信息系统下的实现

5.2.1 按精度生成网格图层

5.2.2 网格图层的叠加

5.2.3 综合评价

5.3 评价指标的选取

5.4 13-1煤层的有利区带评价

5.4.1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系数

5.4.2.确定各因素隶属度函数

5.4.3 综合评价结果

6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论文在研究淮南矿区潘集深部的地层特征,构造演化,水文地质条件,储层物性特征的基础上,对煤层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分析。从煤层气封盖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和地质特征三个方面,筛选6个因素作为评价区优选的指标,通过建立煤层气有利区评价模型,运用多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并通过块段平均法、数学统计法来模糊分析,确定各个评价因素的隶属度函数,确定隶属度值。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和GIS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对潘集深部13-1煤煤层气有利区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研究区内13-1煤层厚度大部分大于3.5m,煤层埋深在1000m-1500m。煤层有机组分以镜质组为主,灰分含量29.04%~38.31%,压汞孔隙度在3.07g/cm3-4.48g/cm3之间。底板岩性为泥岩,顶板岩性以灰~深灰色泥岩为主,局部夹粉砂岩与薄层细砂岩,厚4.35~12.80m,平均厚8.18m,具有良好的煤层气生气条件以及储存环境。
  以容积法与网格法相结合的方法为基础,利用利用GIS软件对研究区的资源储量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13-1煤层煤层气资源总量为205.6×108m3,源丰富的地区瓦斯含气量大多在14m3/t以上。
  在GIS平台上对确定的各因素隶属度分布区进行叠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综合评价值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最有利的勘探开发区带为研究区的东北区域,此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气储气潜力和经济开发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沈雨浩;

  •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宝林;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41.461;
  • 关键词

    煤层气储存; 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7:2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