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南潘集深部13-1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6h】

淮南潘集深部13-1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孔隙的分类研究

1.2.2 煤层裂隙的研究

1.2.3 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发育主控因素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

2.2 研究区构造

2.2.1 区域构造

2.2.2 研究区构造

2.3 研究区地层

2.4 研究区含煤地层沉积环境

2.5 煤层分布特征

3 13-1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分析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制备

3.2 煤岩类型及特征

3.3 煤质及煤变质程度

3.3.1 煤质特征

3.3.2 煤的变质程度

4 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4.1 煤岩显微孔隙类型

4.2 压汞孔隙结构特征

4.2.1 压汞孔隙度

4.2.2 孔径分布特征

4.2.3 曲线分析与孔隙形态

4.3 低温氮孔隙结构特征

4.3.2 低温液氮吸附等温线

4.3.3 孔容、孔比表面积及孔径特征

4.4 煤层微观裂隙发育特征

5 煤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5.1.1 孔隙发育特征与煤变质程度的关系

5.1.2 孔隙发育特征与构造作用的关系

5.1.3 孔隙发育特征与埋藏深度的关系

5.2 煤层孔隙结构特征与煤层气赋存关系

5.2.1 煤层孔隙结构特征与吸附性关系

5.2.2 煤层孔隙结构特征与含气量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煤层孔隙作为煤层气的储存和运移场所,其结构特性决定了煤层的吸附性与含气性,对煤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利于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利用。
  本文以淮南潘集深部13-1煤层为研究对象,结合深部勘探资料和瓦斯地质资料,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煤质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等实验分析了煤层煤岩类型及煤质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实验方法,分析了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并对该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发育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区内13-1煤层其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镜质组反射率多在0.70-0.95%之间,属于低变质烟煤至中变质烟煤阶段,一般以气煤、气肥煤为主。扫描电镜下可见植物组织孔、粒间孔、链间孔、气孔、溶蚀孔、晶间孔及铸模孔等,其中气孔和原生孔发育较明显,连通性较差;在遭到破坏的煤中外生孔较为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好,有利于提高煤层的渗透性能。
  压汞测试表明:研究区内13-1煤层孔隙度在3.07%-24.24%;其孔隙孔径分布整体上显示为两极分布,即以微、小孔占有优势,大孔其次,中孔的含量最少;孔隙形态以半封闭孔为主,连通性较差,其次在构造断裂带可见开放孔,在此区域内孔隙以大孔为主,中孔次之,孔隙连通性相对较好。低温液氮测试BET孔比表面积为0.05-4.01 m2/g,BJH总孔容值为0.0014-0.0163 cm3/g;可将其吸附曲线划分为半封闭孔、“墨水瓶”型孔和煤基质疏松的半封闭孔3种类型。
  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发育与煤变质程度、构造作用以及煤层埋藏深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煤层煤变质程度为孔隙结构特征发育的主控因素。此外,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发育对煤层吸附性和含气性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孔径段内BET表面积越大,其吸附性越强;瓦斯含气总量主要来自于微孔与小孔中的吸附瓦斯。

著录项

  • 作者

    郭鹏飞;

  •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宝林;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41.461;
  • 关键词

    深部煤层; 煤层孔隙; 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