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湿环境被动式调节研究
【6h】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湿环境被动式调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符号表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热湿环境研究现状

1.2.2 调湿建材研究现状

1.2.3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自然通风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典型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热湿环境现场实测

2.1 引言

2.2 现场工程实测

2.2.1 测试工程概要

2.2.2 测试方案概要

2.3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2.3.1 室内温度特性分析

2.3.2 室内湿度特性分析

2.3.3 室内高湿频率分析

2.3.4 霉菌指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湿建材的吸放湿性能测试及在人防指挥工程的应用实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装置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3 调湿建材吸放湿性能测试

3.3.1 动态吸放湿速率测试

3.3.2 等温吸放湿曲线测试

3.3.3 湿缓冲 MBV 值测试

3.4 调湿建材在人防指挥工程的应用实测

3.4.1 现场测试方案

3.4.2 调湿建材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4.3 调湿建材对室内湿环境的影响

3.4.4 调湿建材吸放湿量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调湿效果分析

4.1 引言

4.2 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

4.2.1 调湿建材热湿耦合传递计算模型

4.2.2 地下土壤动态传热计算模型

4.2.3 室内热湿平衡计算模型

4.2.4 模型计算流程

4.3 模型验证

4.3.1 调湿建材热湿物性参数

4.3.2 模拟条件

4.3.3 模型验证

4.4 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4.1 调湿效果评价指标

4.4.2 不同调湿建材的调湿效果

4.4.3 换气次数对于建材调湿效果的影响

4.4.4 不同气象条件对建材调湿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防指挥工程自然通风的地域差异及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

5.1 引言

5.2 人防指挥工程自然通风计算模型

5.2.1 多区网络通风计算模型

5.2.2 多区网络通风模型与地下建筑动态传热模型耦合求解

5.3 计算模型的实测验证

5.3.1 实测概要

5.3.2 实测结果分析

5.3.3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5.4 自然通风的人防指挥工程热湿环境的地域差异

5.4.1 模拟计算条件

5.4.2 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季节性波动

5.4.3 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5.4.4 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对室内湿环境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通风状态下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湿环境被动调节效果评价

6.1 引言

6.2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模型与自然通风模型耦合

6.3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的地域差异

6.3.1 被动式调湿效果长期动态评价指标

6.3.2 模拟计算条件

6.3.3 干燥地区被动式调湿效果的长期评价

6.3.4 潮湿地区被动式调湿效果的长期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史路阳;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科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京;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U8TU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