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双金属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6h】

基于双金属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酶

1.1.1 纳米酶简介

1.1.2 纳米酶分类

1.2 双金属纳米材料

1.2.1 双金属纳米材料概述

1.2.2 双金属纳米材料性质

1.2.3 双金属纳米酶的应用

1.3 石墨烯

1.3.1 石墨烯简介

1.3.2 石墨烯功能化

1.3.3 石墨烯在模拟酶上的应用

1.4 纳米酶的应用

1.4.1 纳米酶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1.4.2 纳米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4.3 纳米酶的其他应用

1.5 课题选题及内容

第二章 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的合成及过氧化物酶性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PSS-Gr 的制备

2.2.3 双金属PtCu、PdCu、CuCo 的制备

2.2.4 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复合材料的合成

2.2.5 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复合材料模拟过氧化物酶可行性

2.2.6 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稳态动力学分析

2.2.7 基于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过氧化物酶的性质检测H2O2

2.2.8 基于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过氧化物酶的性质检测葡萄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石墨烯表征

2.3.2 双金属及复合纳米材料的表征

2.3.3 PSS-Gr/PtCu 模拟过氧化物酶及反应条件优化

2.3.4 PSS-Gr/PdCu 模拟过氧化物酶及反应条件优化

2.3.5 PSS-Gr/CoCu 模拟过氧化物酶及反应条件优化

2.3.6 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稳态动力学分析

2.3.7 基于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过氧化物酶性质分别检测H2O2

2.3.8 基于PSS-Gr/PtCu、PSS-Gr/PdCu、PSS-Gr/CuCo 过氧化物酶性质分别检测葡萄糖

2.4 小结

第三章 PSS-Gr/PtCu、PSS-Gr/PdCu 氧化酶性质的研究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PSS-Gr/PtCu、PSS-Gr/PdCu 模拟氧化酶

3.2.3 基于PSS-Gr/PtCu氧化酶的性质检测双酚A

3.2.4 基于PSS-Gr/PdCu 氧化酶的性质检测三聚氰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SS-Gr/PtCu 模拟氧化酶可行性以及优化条件

3.3.2 PSS-Gr/PdCu 模拟氧化酶的可行性及优化条件

3.3.3 PSS-Gr/PtCu 模拟氧化酶检测双酚A

3.3.4 PSS-Gr/PdCu 模拟氧化酶检测三聚氰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SS-Gr/PtCu过氧化物酶性质结合分子印迹选择性检测葛根素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分子印迹MIP@PSS-Gr/PtCu 复合物的制备

4.2.3 MIP@PSS-Gr/PtCu 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

4.2.4 MIP@PSS-Gr/PtCu 选择性检测葛根素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IP@PSS-Gr/PtCu、NIP@PSS-Gr/PtCu 复合物的表征

4.3.2 MIP@PSS-Gr/PtCu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条件优化

4.3.3 MIP@PSS-Gr/PtCu 模拟过氧化物酶检测葛根素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PSS-Gr/PtCu 氧化酶性质与镧系配位聚合物结合选择性检测汞离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AMP-Tb@PSS-Gr/PtCu、AMP-Tb@PtCu 复合物的制备

5.2.3 AMP-Tb@PSS-Gr/PtCu、AMP-Tb@PtCu 氧化酶性质的可行性

5.2.4 基于AMP-Tb@PSS-Gr/PtCu氧化酶性质检测Hg2+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MP-Tb、AMP-Tb@PSS-Gr/PtCu 复合材料的表征

5.3.2 AMP-Tb@PSS-Gr/PtCu、AMP-Tb@PtCu 氧化酶性质的可行性及优化条件

5.3.3 AMP-Tb@PSS-Gr/PtCu 模拟氧化酶检测Hg2+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郭莉莉;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分析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岚岚;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