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73例老年住院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调查及评价
【6h】

273例老年住院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调查及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汉缩略词表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调查工具及入选标准

1.3 评价指标

1.4 研究方法

1.5 用药合理性评价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2.2 患者临床诊断

2.3 患者病原学检查

2.4 万古霉素使用情况

2.5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

2.6 合并其他疾病情况

2.7 联合用药

2.8 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2.9 万古霉素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合理用药情况

3 讨论

3.1 万古霉素使用前的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3.2 血药浓度监测

3.3 不良反应监测

3.4 联合用药

3.5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3.6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万古霉素在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剂量与血药浓度监测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现已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菌株,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万古霉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本研究调查河南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现状,评价其合理性,为进一步促进老年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用药参考。  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使用万古霉素的老年住院患者,经电子病历系统(EMR)、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选取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包括老年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用药剂量、频次及疗程、用药合理性、联合用药、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血药浓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结果等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  (1)273例使用万古霉素的老年住院患者主要包括ICU79例、呼吸内科45例、普外科34例、神经外科25例、老年医学科23例、神经内科19例、心血管内科16例、心血管外科17例、骨科15例。年龄分布以70岁以上为主,占65.0%,其次为60岁~70岁,占35.0%。  (2)临床诊断主要为肺炎(重症肺炎)、败血症并肺炎、胸腹腔感染、颅脑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占89.0%。  (3)273例老年患者中有251例进行了291例次病原学检查,标本主要来自无菌腔标本如血、穿刺液、肺泡灌洗液、脓液、导管尖端培养,即无菌腔标本占58.8%;291例次患者中有177例次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粪场球菌、屎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均为万古霉素敏感菌株,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273例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的共101例,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感染。  (4)万古霉素均为静脉滴注给药,用药频次最多的为0.5g q8h,占63.0%;万古霉素DDD值为1.55g,平均用药天数9.9d,日平均费用为446.4元,DUI值为0.89;273例中有91例行血药浓度监测,占33.3%。273例中有189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占69.2%。  (5)273例患者临床疗效以有效为主,临床有效率为8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273例患者中用药合理及基本合理的共182例,占79.5%。  结论:综合评价,万古霉素在该院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基本合理,该院高度重视万古霉素使用前的病原学证据寻找,并根据病原学特点行临床治疗,所有革兰阳性菌标本均进行了万古霉素敏感试验,但同时该院万古霉素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应进一步加强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过程中的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对老年患者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重视万古霉素的初始使用剂量,同时进行常规的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和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及频次,进一步规范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万古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合理用药水平及防范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