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心衰心室失同步化脑钠肽及炎性因子浓度变化的研究
【6h】

慢性心衰心室失同步化脑钠肽及炎性因子浓度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正文部分

引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综述1 脑钠素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心脏运动失同步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已成为心血管病中最为常见、对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尽管药物治疗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心脏不同步运动是慢性心力衰竭恶化、进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炎性因子参与了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恶化全过程。脑钠肽(BNP)检测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有力工具,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心室不同步运动、BNP与TNF-a、IL-6炎性因子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研究国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收缩失同步化发生情况及其与脑钠肽及炎性因子血浓度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8例,对患者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查。根据同步12导心电图检测QRS波时限大于或等于120ms为A组(n-64例),小于120ms为B组(n=104例),然后根据心脏彩超检测是否有心室失同步化分为A1亚组(n=48例)、A2亚组(n=16例)和B1亚组(n=36例)、B2亚组(n=68例)。运用不同的测定方法,采用相应的实验室仪器和试剂,测定各亚组患者血清中脑钠肽及炎性因子浓度,比较A组与B组心室失同步化情况,四个亚组之间比较脑钠肽及炎性因子浓度水平。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数据均经过两名专业人员分别独立录入计算机,并对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  结果:1、168例患者根据QRS波时限为两组,基线资料显示QRSD≥120ms组(A组)与<120ms组(B组)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QRSD≥120ms组(A组)与<120ms组(B组)患者心室失同步化情况具有明显差异,QRS波时限<120ms者仍有34.6%患者心室运动失同步化;A组与B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比较:A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44.2±12.06)ng·L-1、(18.91±8.08)ng·L-1、(38.11±16.62)ng·L-1;B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20.5±8.96)ng·L-1、(26.14±6.50)ng·L-1、(24.89±9.97)ng·L-1;总体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29.0±9.59)ng·L-1、(24.76±7.15)ng·L-1、(27.99±10.74)ng·L-1;A组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分别与总体患者的血清TNF-a、BNP、IL-6浓度比较:A组均显著高于总体,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则差异不明显。3、心室机械运动非同步组(A1组,48例;B1组,36例),心室机械运动正常组(A2组,16例;B2组,68例),各亚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比较:A1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48.7±12.41)ng·L-1、(19.30±8.31)ng·L-1、(38.93±16.86)ng·L-1;A2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20.8±10.22)ng·L-1、(26.61±7.75)ng·L-1、(25.12±12.44)ng·L-1;B1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41.1±11.57)ng·L-1、(18.74±7.98)ng·L-1、(37.70±16.47)ng·L-1;B2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20.4±8.70)ng·L-1、(25.91±5.96)ng·L-1、(24.78±8.34)ng·L-1;不论QRS波时限如何,心室失同步化患者血清TNF-α、BNP、IL-6浓度均显著高于心室非失同步化患者(P<0.05)。4、心室机械运动不同步组合(A1+B1组,84例)与心室机械运动同步组合(A2+B2组,84例)血清TNF-a、BNP、IL-6水平比较:心室机械运动不同步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44.2±12.06)ng·L-1、(18.91±8.08)ng·L-1、(38.11±16.62)ng·L-1;心室机械运动同步组患者血清TNF-a、BNP、IL-6浓度分别为(120.5±8.96)ng·L-1、(26.14±6.50)ng·L-1、(24.89±9.97)ng·L-1;心室机械运动不同步组均极显著高于心室机械运动同步组(P<0.01);且心室机械运动不同步组血清TNF-a、BNP、IL-6水平亦显著高于整体水平(P<0.05)。  结论:1.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代表心室电传导不同步的QRS波时间不能完全反映心室运动不同步状态。2.慢性心力衰竭心室运动失同步化患者,血中TNF-a、IL-6等炎性因子浓度明显升高。3.BNP可以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失同步化状态,可以作为严重心衰患者同步化治疗的筛选及有效性评价的一个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