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Treg介导免疫失衡机制及证候特点分析
【6h】

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Treg介导免疫失衡机制及证候特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3 病例信息及观察指标

4 主要仪器及耗材

5 实验检测部分检测方法与主要步骤

6 中医证型分布临床回顾性研究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情况

3 外周血中Foxp3和RORγt的表达

3 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比较

4 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与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分析

5 中医证型分布临床回顾性研究部分

讨论

1 HCV免疫清除及丙肝肝硬化免疫紊乱

2 HP感染与免疫紊乱

3 HP感染导致丙肝肝硬化肝损害加重

4 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失衡机制探讨

5 免疫平衡的持续紊乱与病情进展

7 中医对丙肝肝硬化及HP认识

8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表

附录2 文献综述:HCV病毒免疫应答及免疫逃逸综述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HP对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影响;探讨在HP影响丙肝肝硬化病情中,Treg细胞的作用机制;初步了解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后续中药干预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  1.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为观察组,丙肝肝硬化未合并HP感染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肝功能(ALT、AST、GGT、ALP)数据,Real-time PCR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特异性关键因子FoxP3、Th17细胞关键因子RORγt的基因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IL-2、IL-6、IL-10、IL-17、IL-12、IFN-γ、TNF-α、TGF-β1等细胞因子含量,统计对比两组间的差异,并分别将细胞因子指标与FoxP3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2、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年来丙肝肝硬化合并及未合并HP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型构成差异。  结果:  1.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肝损伤程度均显著高于非HP感染对照组(P<0.05)。  2.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外周血FoxP3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合并HP感染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10、IL-6、IL-17、TGF-β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2、IL-12、IFN-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合并HP感染观察组Foxp3基因的表达与IL-10、TGF-β1水平呈正相关  (P<0.05),与IL-12、IFN-γ、IL-6、TNF-α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与IL-2、IL-17水平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Foxp3基因的表达与IL-10、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IL-17、IL-12、IL-6、TNF-α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与IL-2、IFN-γ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  5.证候学回顾性研究提示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未合并HP  感染主要证型依次为: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两组患者证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丙肝肝硬化患者感染HP后可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伤程度。  2.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肝功能损伤可能与Treg细胞的高表达有关。  3.Treg细胞诱导肝损伤机制可能与上调外周血IL-10、TGF-β1、IL-6、IL-17的表达,下调IL-2、IL-12、IFN-γ的表达有关。  4.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HP感染证候特征提示,HP可能作为“湿热”邪气加重了丙肝疾病的进展,这为今后通过“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丙肝相关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