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道文化在青城山景区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
【6h】

道文化在青城山景区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相关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研究框架

第2章 道文化的相关解读

2.1“道”的界定

2.1.1“道”的一般论述

2.1.2 道家创道

2.1.3 道教之道

2.2 道文化的资源分类

2.2.1 神仙信仰

2.2.2 伦理思想

2.2.3 医学实践

2.2.4 养生文化

2.2.5 科仪文化

2.2.6 文学资源

2.2.7 艺术资源

2.3 道文化的地位与民间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道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与特性

3.1 道文化与旅游景区之间的关系

3.2 道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进程

3.2.1 雏形期:20世纪90年代前

3.2.2 开始期:20世纪90年代

3.2.3 发展期:21世纪初

3.3 道文化在相关旅游景区设计的案例分析

3.3.1 湖北武当山旅游景区

3.3.2 江西龙虎山旅游景区

3.3.3 旅游景区设计案例中道文化运用的启示

3.4 道文化旅游景区的服务特性

3.4.1 有形性与无形性

3.4.2 系统性与多样性

3.4.3 可储存性与可分离性

3.4.4 本土性与特异性

3.5 道文化旅游景区的设计原则

3.5.1 主体独特性

3.5.2 文化整体性

3.5.3 生态平衡性

3.5.4 保护与开发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道文化景区在“旅游+”时代中的设计策略

4.1“旅游+”时代中道文化旅游景区客群分析

4.2 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4.2.1 绿色生态环境优先

4.2.2 以人为本

4.2.3 原真性与整体性

4.3 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表现方式

4.3.1 视觉表现

4.3.2 听觉表现

4.3.3 味觉表现

4.3.4 嗅觉表现

4.4 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设计方法

4.4.1 时间碎片化

4.4.2 故事场景化

4.4.3 区域条理化

4.4.4 运营游戏化

4.5 以分解重组的方式推进道文化景区空间更新

4.5.1 历史传承下的分解

4.5.2 应用创新式的重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城山景区中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分析

5.1 青城山道文化资源梳理

5.2 项目概况

5.2.1 现状分析

5.2.2 在地发展

5.2.3 区位分析

5.3 景区设计基础

5.3.1 差异化客源分析

5.3.2 道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定位

5.4 总体设计理念及成果

5.4.1 道法自然: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环境优先

5.4.2 体验本真:尊重原真性与整体性

5.4.3 绘山理水:借助故事场景,条理分区

5.4.4 寻仙问道:一体式游玩体验路径下的分解与重组

5.4.5 智能景区:整合碎片时间,运营游戏化空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晓晨;

  •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

  • 授予单位 燕山大学;
  • 学科 设计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冬;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2J9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