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脑钠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的研究
【6h】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脑钠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脑钠肽和内皮功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目前,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进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发展为心力衰竭。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在其向心衰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该系统的适度激活町以代偿因梗死区局部心肌坏死、舒缩功能丧失而出现的不利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使血压稳定,重要生命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同时过度的激活,则可启动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塑的过程,并可与后二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逐渐使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发展为心力衰竭。所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和演变规律,对于心肌梗死的积极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神经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成员,脑钠肽和内皮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脑钠肽(BNP)、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规律,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在干预这些体液因子方面的作用,为心肌梗死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Wistar大鼠30只,13-16周龄,体重250克左右,均为雄性。术前大鼠被随机分为:①对照组(sham group,n=10);②单纯心肌梗死组(AMI group,n=10);③心肌梗死+卡托普利组(AMI+capt grotlp,n=10)。手术过程:大鼠经10%水合氯醛麻醉(35 mg/kg腹腔内注射)后,固定于手术台上。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见大鼠胸廓随呼吸机频率起伏后证明插管成功。设定呼吸参数。75%酒精消毒切口部分,于胸骨左侧做与胸骨平行的纵形切口,约1~1.5cm。分离打开各层肌肉,暴露心脏,挤破心包,迅速弹出心脏,暴露心脏的左室游离肇。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椎之间找到左冠状动脉,在动脉起始点下方2~3mm处,用6-0号丝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深度0.3~0.5mm。将心脏送回胸腔,用注射器抽出胸腔内气体,以恢复负压,关闭胸腔,此步骤30s内完成。术中经肉眼观察,梗死区变苍白为结扎成功的标志。缝合各层肌肉,缝皮,撤呼吸机。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术后大鼠保温,单笼放置,待清醒后再次称重、编号,按组分笼饲养。以上手术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肌内注射青霉素钠2×105U/d,连续5天抗感染。严格按照以上规程执行操作,以保证结扎部位、结扎操作时间和其他条件的一致性。心肌梗死+卡托普利组大鼠于术后将卡托普利(25mg/片,天津力生制药公司生产)按10mg/kg溶于水,立即肌肉注射。以后每日上午按卡托普利50mg/kg溶于水2ml灌胃。对照组和心肌梗死组均肌注和喂给等容量生理盐水。 术后开始计时,于6时、12时、18时、24时、3天、5天、7天和14天(第3天到第14天抽血时间为每天上午8:00)分别抽大鼠静脉血1ml,放于试管中,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并立即用塑料吸管将上层血清转移至离心管中,标上组别、鼠号和时间,置于-80℃冰箱保存,于14天时集中测定BNP、ET-1和NO指标。大鼠血清BNP和ET-1浓度测定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试剂购自于美国Rapidbio(RB)公司,酶标仪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的型号为TECAN的仪器。大鼠血清NO浓度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试剂购自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仪器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的721分光光度计。所有数据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大鼠血清BNP、ET-1和NO水平及动态变化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当总的组间变异F值有意义时,数据用SNK(Student-Newman-Keuls)检验以比较各组之间均数差异。为比较各具体时间点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F值有意义时,再用SNK检验。所有数据采用均数士标准误(mean±SEM)表示,榆验水准a=0.05。 结果: 1.大鼠血清BNP、ET-1和NO水平的组间比较 1.1 AMI组、AMI+capt组和对照组三组相比,各组间血清BNP和ET-1水平在每个时间点均有明显差异,其有AMI组>AMI+capt组>对照组的大小关系。 1.2 AMI组与对照组相比和AMI组与AMI+capt组相比,血清NO水平在每个时间点均有明显差异,其有AMI组<对照组和AMI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