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冠心苏合滴丸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及毒理实验研究
【6h】

新冠心苏合滴丸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及毒理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新冠心苏合滴丸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新冠心苏合滴丸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新冠心苏合滴丸的急性毒性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新冠心苏合滴丸的长期毒性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冠心苏合系列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明显增加。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全世界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占15%,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500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说:“除非大力加强社区人群防治,否则,人类将无法控制心血管病这个世界瘟疫的蔓延。”因此,在我国开展大规模人群心血管病防治已刻不容缓,医学界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药物是硝酸甘油,但此药易产生头痛、头胀、心跳加速、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广大中医科研工作者根据自身学科的特色,依据中医药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出多种疗效显著、毒副作用低的中药制剂。新冠心苏合滴丸就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需要,应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制剂。它是在原冠心苏合丸的基础上祛除青木香,并将丸剂改为滴丸加工而成。 原冠心苏合丸含有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和青木香五味药物,具有开窍行气、活血止痛之功,用治寒凝气滞所致胸痹心痛,曾多次被《中国药典》收载,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疗效显著。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中药毒性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发现:(1)冠心苏合丸为蜜丸制剂,对于心绞痛的急救治疗存在起效缓慢、服药量大等弊端,而滴丸制剂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更适合心绞痛急性发作的需要;(2)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可出现肾损伤,甚至肾衰竭。究其原因,是因为冠心苏合丸中青木香含有马兜铃酸成分所致,国外把这类由马兜铃酸引起的肾损害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因此冠心苏合丸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针对冠心苏合丸存在的不足和心绞痛的病情需要,我们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理化性质以及剂型特点,将冠心苏合丸祛除青木香,改为滴丸制剂。为使该药在临床中真正替代冠心苏合丸,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前期我们在对其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药效学和毒理学进行研究,以客观评价新冠心苏合滴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给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新冠心苏合滴丸抗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新冠心苏合滴丸抗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AMI)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大剂量腹腔注射ISO的方法复制大鼠AMI模型,记录大鼠心电图(ECG)改变情况;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新冠心苏合滴丸组能明显对抗ISO引起的大鼠AMI,改善心电图J点移位和T波波形(P<0.01);降低血清中GOT含量(P<0.01);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中NO水平、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5):减轻心肌细胞水肿,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新冠心苏合滴丸能有效防治ISO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2新冠心苏合滴丸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新冠心苏合滴丸灌胃(ig)给药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的影响。 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以最大浓度(约含生药630mg/ml)最大体积(0.3ml/10g)对小鼠ig给药,连续观察7d。观察小鼠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及死亡状况,并计算最大耐受量。(2)长期毒性试验:给药容积按1.5ml/100g计算,以生药0.235、0.705、2.115g/kg(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10倍、30倍、90倍)连续ig给药15d。观察大鼠一般临床体征,检测血液学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并对其主要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 结果:(1)急性毒性试验:新冠心苏合滴丸对小鼠的ld内最大耐受量为18.9g(生药)/kg,约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804.3倍,受试小鼠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2)长期毒性试验:新冠心苏合滴丸对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外表体征、脏器系数、血液学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无明显不良影响(P>0.05),病理形态学检查亦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 结论:新冠心苏合滴丸按药典法定剂量口服给药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