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
【6h】

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序言

第一章桐城女性文学创作在清代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整体情况及形成的文化背景

第三章桐城方氏名媛的文学创作

第四章桐城女性文学的历史局限性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中国向称诗礼之邦,历史上的女性诗人出现的很早,且各代均有,但由于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一向对女性的文学创作采取蔑视的态度,加之印刷上的困难等原因,所以流传下来的女诗人和著作很少。这种情况在明代中后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女性诗词创作的高潮。延至清代,女性诗词作家的数量较之前代可谓突飞猛进。安徽桐城女性文学的兴盛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为揭开掩藏在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或是个性的因素,笔者在广泛搜集有关桐城女学史料的基础上,得出清代的桐城因其可观的女诗人数量以及创作的大量的诗词作品,从而在女性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结论。并且揭示了桐城女学与心学、理学、婚姻、母教以及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之间的关系:桐城女学是在理学与心学不经意的培育中开出的奇葩,婚姻与母教对女性成才的期许正是浇灌花朵的阳光与水,桐城自身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这朵奇葩得以绽放的土壤。接着笔者以桐城方氏名媛的文学创作活动为个案,分别介绍了她们的生平,从她们作品的主要内容反射出个人与家族特殊的文化特色。而方氏以心学传家的思想传统既是方氏名媛进行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流,更是其背后有力的推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