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失败原因探讨
【6h】

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失败原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相关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疗效的评估

2.2 与手术失败相关的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 患者术后股骨头生存时间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

2.4 典型失败病例

3 讨论

3.1 多孔钽棒的生物学特性

3.2 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3.3 钽棒植入术失败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钽棒植入术失败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和临床或影像学失败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附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予钽棒植入术患者35例(40髋),观察手术操作过程,并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和影像学评估。以末次随访或行髋关节置换术为终点,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比较的t检验;多个资料之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钽棒植入术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结果:最终获得随访的32例(37髋)纳入研究,随访时间为24-40个月,平均(31.84±4.88)个月。所有患者的术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末次随访有7例疼痛完全消失;有6例(7髋)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程进展,其中3例(3髋)活动时疼痛明显、下蹲及行走困难,3例(4髋)需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余患者的疼痛、生活能力、行走能力及步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按ARCO分期划分的三组患者通过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的比较,发现钽棒植入术对Ⅰ、Ⅱ及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疗效(P<0.01),而Ⅲ期患者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仍值得肯定;通过临床优良率的评估,发现ARCOⅠ、Ⅱ、Ⅲ期及所有患者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100.0%、86.0%、44.4%及81.1%,ARCOⅠ期与Ⅱ期临床优良率比较无差异(P>0.05),ARCOⅠ、Ⅱ期的优良率高于ARCOⅢ期(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是手术失败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手术失败呈正相关,分期越高,钽棒植入术失败的概率越高;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分期越高,术后股骨头的生存时间越短;而年龄、病因、性别与手术失败与否及生存时间不相关。   结论: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ARCOⅠ、Ⅱ期的临床优良率分别达到了100.0%、86.0%,疗效令人满意,其对软骨下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阻止了疾病的进展,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较少等特点。而对于ARCOⅢ期的患者术后短期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考虑到其失败率较高、生存时间较短,故把ARCOⅢ期列为相对禁忌症。造成钽棒植入术失败的原因,有骨向钽棒内长入较少、术式解除了髓芯减压的效果、坏死病灶过大、适应症选择不当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可通过细胞学原理、钽块植入及多个钽钉的植入、正确的选择适应症、规范的手术操作等方法来避免手术的失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