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达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
【6h】

达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材料和方法

试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有文献报道,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有46﹪患有缺血性心脏病,而50﹪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有或在病程中出现。肾功能不全。低分子肝素在ACS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量文献表明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其疗效优于或不差于普通肝素。出血并发症是LMWH使用过程中的一大难题,OASlS-5和GRACE等研究都已证实出血风险的增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有着显著的负性影响。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由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低分子肝素的清除减慢,可能造成药物蓄积及出血风险的增高。国外已有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少量研究,并在不同的低分子肝素中得出了不同的结果。达肝素的分子学特性决定了其清除较少依赖于肾功能,但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会否增大出血风险仍然未知。 研究目的 1.探讨接受达肝素治疗的ACS合并CRF患者的出血风险有无增加; 2.探讨LMWH监测指标抗xa因子活性与肌酐清除率(Ccr)、体重、年龄、BMI等因素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1.研究人群:选取2006年11月~2007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连续病例44例,全部为ACS合并CRF患者。 2. 患者分组: 1) 肾功能正常:Ccr>80ml/min2) 肾功能轻中度不全:301.1IU/ml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分析均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计算1) 对三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行卡方检验2) 对三组患者的平均抗Xa因子活性稳态峰值和谷值分别行方差分析3) 将抗xa因子峰值及谷值分别与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相关分析4) 将抗xa因子峰值及谷值分别与各影响因素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5) 对三组患者抗xa因子活性峰值分类比率行卡方检验6) 将抗Xa因子活性峰值分类比率与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所有44例患者均接受完整达肝素疗程,无一例退出试验: 1.三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事件,三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2.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及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平均抗Xa因子活性稳态峰值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0.53±0.17IU/ml versus 0.37±0.19IU/ml,P=0.013、0.56±0.19IU/ml versus 0.37±0.19IU/ml,P=0.016)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及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平均抗Xa因子活性稳态谷值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0.23±0.11IU/ml veFSIJs 0.09±0.05IU/ml,P=0.001、0.22±0.11IU/ml versus 0.09±0.05IU/ml,P=0.002)。 3.抗Xa因子活性峰值与Ccr负相关,Ccr每升高1ml/min,抗Xa活性峰值减少0.003IU/ml;抗xa活性谷值与Ccr负相关,Ccr每升高1ml/min,抗xa因子活性峰值减少0.002IU/ml。 4.三组均未出现过度抗凝患者,肾功能正常组、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组、重度肾功能不全组抗凝达标率分别为7.1﹪、57.9﹪、54.5﹪,肾功能正常者的达标率显著低于肾功能不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7﹪versus 7.1﹪,P=0.008)。 5.达肝素抗凝达标率与Ccr相关,Ccr每增加1ml/min,达标率降低3﹪。 结论 1.本组ACS合并CRF患者接受达肝素5000IU q12h SC后较肾功能正常ACS患者未见出血事件增加; 2. 接受达肝素治疗后,抗Xa因子活性与肌酐清除率负相关,提示CRF患者使用达肝素可能增大药物蓄积及过度抗凝风险,并造成出血风险地增加; 3.达肝素治疗后抗凝达标率与肌酐清除率负相关,提示临床应用达肝素可能应根据肌酐清除率给药; 4.ACS合并CRF患者接受达肝素治疗后应常规监测抗凝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