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西塞罗的政治哲学
【6h】

论西塞罗的政治哲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西塞罗政治哲学的两大基础

一、自然法思想

二、政治伦理思想

第二章共和政治哲学:知识论与共和政治价值

一、西塞罗共和政治观的知识论基础

二、西塞罗共和政治哲学的价值理想

第三章公民政治哲学:知识论与公民政治价值

一、西塞罗公民政治观的知识论基础

二、公民政治哲学的价值体现

三、公民政治与共和政治的关系

第四章西塞罗政治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一、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国的原因分析

二、西塞罗政治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西塞罗作为“永垂不朽的罗马人”之一,他的名字时刻与罗马历史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他庞大的思想体系,人们总会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待,认为他的著作是一个“大拼盘”,既无独创性又没感召力。显然,这种评价有欠公允。本文力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西塞罗的思想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再现,希望人们能从其中对西塞罗有新的了解,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给他贴上一个标签——“涉猎者”。 第一章“西塞罗政治哲学的两大基础——自然法思想和道德伦理思想”,首先阐述了自然法的思想渊源和它的主要流派,探讨了其在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萌芽状态,尤其是赫拉克利特对“逻各斯”的发现是它的最初表述;而斯多亚学派以人的自然本性——理性为基础的自然法思想,尤其是它关于“人人自然平等”和“自由”的思想更是西塞罗自然法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进而重点论述了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从自然法与理性以及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关系出发,认为自然法是人定法的制定原则和向度,而国家作为人类约定的产物也必然服从自然法的要求;从而证明他对斯多亚学派自然法思想的继承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其次从对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梳理来探讨西塞罗政治伦理的特色,认为他的理论所表达的思想在于鼓励公民勇于承担起捍卫共和国精神的义务,积极投入到共和国的政治生活中。 第二章“西塞罗的共和政治哲学”,分为两部分:西塞罗共和政治观的知识论基础和西塞罗共和政治的价值理想。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分析了西塞罗对国家的定义——民族的财产,并探讨了国家的起源——基于正义和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共同体。其次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共同体”思想的分析,来探讨古罗马共和政治对古希腊城邦政治的超越,认为古罗马的共和政治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在第二部分中,主要从政治正义、社会公正、均衡和谐三个范畴来探讨西塞罗共和政治的价值理论,阐述正义是罗马共和国存在的目的,社会公正是它的目标,均衡和谐是它的手段。 第三章“西塞罗的公民政治哲学”,分为三部分:西塞罗公民政治观的知识论基础、西塞罗公民政治哲学的价值体现以及公民政治与共和政治的关系。在第一部分中,首先通过对古希腊城邦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的论述来探讨从古希腊到罗马共和时期,“公民”概念的演变情况。其次从罗马共和时期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现状分析当时公民政治哲学的特点,认为这时期的公民政治蕴含着个人自由主义的萌芽。最后分析了西塞罗对公民政治现状的批判,尤其是对伊壁鸠鲁学派轻视政治生活的批判。在第二部分中,从自由和平等的角度对西塞罗公民政治所体现的价值思想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以及西塞罗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其次探讨了西塞罗关于公民自由权利在政治实践中的表现——政治自由:最后分析了西塞罗的等级平等观。第三部分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对西塞罗的公民政治和共和政治进行剖析。文章论述了西塞罗对古罗马共和现状的分析,认为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变化是导致罗马共和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他还指出公民政治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共和政治的支持,具体表现为公民对国家的绝对服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制约。 第四章“西塞罗政治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探讨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的原因,认为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恶化,以及自然法思想的演变是导致罗马从共和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西塞罗以及他的政治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