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研究
【6h】

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一、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设计

(一)唐朝前期言谏机构与言谏官员的设置

(二)唐朝前期言谏官员的选任

(三)唐朝前期言谏官员的职权与责任

二、唐前期言谏制度成熟的原因分析

(一)君主个人法律意识是重要历史原因

(二)君主虚心纳谏行为是外部原因

(三)匡正君臣关系,维护皇权专制是直接原因

(四)礼德并用、君权有限是深层次原因

三、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特点

(一)台谏分离,言谏制度更加完善

(二)言谏官员职责明确、考核严格

(三)言谏制度更加规范化、法律化

(四)谏诤权直接隶属于皇帝

(五)谏诤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有限制约性

(六)言谏范围的广泛性和言谏方式的多样性

(七)言谏官员选任的严肃性

(八)谏官秩卑权重

四、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评价

(一)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积极性

(二)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局限性

(三)唐前期言谏制度对当今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借鉴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重要政治法律制度。言谏制度创设于秦汉,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到唐朝前期已日臻成熟。言谏制度的设置和运作,言谏官员的选任和职责也基本完备和定型;言谏制度的的运行效果也堪称典范。唐朝前期出现了从谏如流的明君李世民,也出现了一批象魏征、王珪、禇遂良等著名的言谏官员和大臣。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盛况是空前绝后的,君臣纳谏和谏诤的行为推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全面走向繁荣昌盛。
  从唐前期言谏制度的现状入手,对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一、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设计。本部分从唐朝前期设置的言谏机构和言谏官员、言谏官员的选任及言谏官员的职权和责任等三个方面阐述言谏制度的具体内容。二、唐前期言谏制度成熟的原因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君主个人法律意识;君主虚心纳谏行为;匡正君臣关系,维护皇权专制;礼德并用、君权有限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唐前期言谏制度成熟的原因。三、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特点。本部分从台谏分离、言谏制度更加完善;言谏官员职责明确、考核严格;言谏制度更加规范化、法律化;谏诤权直接隶属于皇帝;谏诤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有限制约性;言谏范围的广泛性和言谏方式的多样性;言谏官员选任的严肃性;谏官秩卑权重等八个方面总结了言谏制度的特点。四、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评价。本部分从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积极性、言谏制度的局限性以及言谏制度对当今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借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言谏制度优劣性及其借鉴价值。唐朝前期的言谏制度,对整个唐王朝及以后的封建王朝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后代对言谏制度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能直接反映出当时政治法律的清明与否及其王朝的兴衰。
  唐朝前期,君臣全面推动言谏制度的实践和运行,此时言谏组织不断扩大,规谏职责不断强化,谏诤一时成为风气,成为约束皇权的工具。在唐朝前期,贤明君主虚己纳言,忠臣尽心进谏,甚至不惜犯颜、不顾身家性命,冒死以谏阻止君主非法或犯错,维护唐朝政治法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国古代,皇帝都是高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者,言谏官员是皇帝的奴仆,言谏制度以皇权为依据,言谏活动受皇帝直接控制,纠弹讽谏能否奏效,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愿。这是言谏制度的弊端,也是封建言谏制度的内核和实质。对唐朝前期言谏制度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其作出恰当的评价,对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行政管理和监察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